浅析大数据时代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善伟1 李思漪2
[导读] 摘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改革创新的新时期,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身份证号码:23108419821026XXXX;2身份证号码:21010619940601XXXX
        摘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改革创新的新时期,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随着深化改革的加快推行,传统工艺美术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业社会发展。同时,手工艺品也不再是传统的生活必需品,如果想让工艺品变得实用,让日用品变得工艺,那么,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的遭遇一定非常尴尬。本文主要分析浅析大数据时代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中国风;人文底蕴
        引言
        对中国大多数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来说,一方面技能丧失,另一方面现有的工艺存在无人传承的情况。原因是:传统工艺美术的核心是手工制作,不能批量生产,难以满足公众需求,可获得的经济效益不够充足,且过程非常枯燥,年轻人觉得学习起来很难,既辛苦又赚不到钱。所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信息革命的发展历程中,需要以现代化数据技术为武器,在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中融入新型的数据储存方式,在保持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特点与技艺手段的同时,充分运用时代发展下的新技术。
        1、传统工艺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
        从现代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世界尽管有四个古老的文明,但只继承了华夏文明完整、无间断。其他的文明要不就是断代,要不就是早已消亡。在华夏文明中,从商周时期就开始形成和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工艺美术获得了依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新表现。但是这些传统的艺术元素还是很有价值的。根据我们掌握的文学史材料,最晚在旧石器时代,两河文化已经采用了工艺艺术的形式来描绘石头上的动物。到了商代后期,青铜器的出现和流行使得工艺艺术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产品。这些工艺品以当时关于社会风格和普通仪式习俗的视觉艺术大量记录为特点,已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参考。而且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更多的丝绸、刺绣、瓷器等相继出口到国外。在这些工艺品中,传统艺术的所有元素。他们和一些出口地的文化,如欧洲文化,相遇并交流,让外国的人们迷恋和钦佩中国文化,将其视为东方大国。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国家,如匈牙利和奥地利,在瓷器生产中仍然有中国瓷器留下的烙印。这足以看出传统艺术艺术形式的影响范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传统艺术作品的保护,文化部也多次对主要艺术创作形式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为了使这些传统手工艺能够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政府通过制度保护和利益保护相结合,将传统手工艺形式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手工艺元素。现阶段,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种类和范围也在扩大,大量新产品的出现使传统工艺美术在人们心中具有了新的审美和时尚,从而促进了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18世纪以来,党不遗余力,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我国的人文信息和文化遗产,凸显了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2、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与振兴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地方性政策与宏观性政策冲突,导致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存在“真空”
        基于在传统文化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有极其明显的民俗文化烙印。这些往往是基于比较浓厚的地缘信息要素积累起来的,有很强的民意基础。但从现代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可能与现行的一些规章制度有明显的冲突。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上研究判断,这些传统工艺美术的形式需要管理,但从地方性政策的层面解析,这些传统工艺美术的形式又需要保护,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后,为了避免矛盾激化,往往会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 将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推向“真空期”,显然不利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
        2.2传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冲突,使传统工艺美术保护陷入瓶颈
        根据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标准,传统艺术创作形式一旦被列为不可剥夺。从法律上讲,这个项目的继承人将被承认为项目的合法继承人。但是,因为现在的社会环境与这一传统工艺美术创作之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不是项目继承人的继承人,理论上不被法律认为是合理有效的。项目开发离不开这些继承人的贡献。他们之间的利益可能会发生冲突。

这种矛盾的出现,一方面可能会削弱鼓励传承人继续项目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会对传统艺术作品的保存产生负面影响。
        3、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优化措施
        3.1静态数据化资料库
        静态数据化资料包括完整的产品和工艺品。工艺美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技艺,传承方式以走访调查、撰写记录、拍照留念等为主,工艺美术的有效传承为工艺美术的弘扬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传播模式登上历史舞台,在此时代背景下,工艺美术的传统传承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工艺美术的传统传承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低下,导致传统工艺美术的储存率低,保存成效甚微。基于此,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应充分借助新兴技术优势,加快数据化资料库的建立健全。数据库的建设应结合工艺品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具体、匹配的捕捉方式。例如,以二维图像为基础的刺绣、漆画、剪纸等传统工艺美术,其数据化处理应该借助高清数字照相机或者平面扫描仪等先进设备,转变为基于数据化的二维图形;然后经过二维图形处理技术对这些工艺美术作品进行分类,放入数据库。三维空间中的工艺品,如漆器、雕塑、陶瓷等需要使用三维扫描仪或多角度高清图形拍摄后转换成三维模型,然后进行数据化的分析后放到数据库中。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旨在显示工艺品的突出特点和自身特色。正是基于工艺品在材质、色彩、造型等方面的独特属性,让工艺美术技术的运用更加具体和细化,也让人们寻找工艺品的方式更加便捷和简化。
        3.2动态数据化资料库
        动态数据化资料库指的是工艺美术品原料采集、生产加工、制作成品等整个过程,该资料库具有动态化、全程化特点。从传统动态数据来看,因其记录方式以摄像录音为主,记录载体以光盘、磁盘为主,保存期不长,损坏风险较高,且记录方式单一固守,不能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全面展示。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发挥数据化技术的作用,对工艺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合理、全面记录。动态数据库的建设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技术来处理整个动态过程。(1)对基本道具、风景、角色等进行最基本的模型数据化采集。这种对于原场景逼真的描绘,有利于在工艺美术制作的初级阶段实现材料与信息的整合,为整个工艺美术的制作奠定基础。(2)以整个工艺美术的制作动作为基础,进行有效的捕捉。捕捉生产动作的目的是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工艺制作的细节。传统师徒制的工艺美术其核心是手工艺品的生产。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使该种工艺产品千差万别的直接原因就是工艺制作的要领,特别是陶瓷工艺品的制作。而动作捕捉的建立有利于工艺美术的传承和保护,不会因为传承人的去世导致工艺美术技术的失传。(3)声音的数据化收集。传统的工艺美术制作技术被许多传承人编成顺口溜或口诀。这种方式对核心技术的记录比较有效,但在传播过程中也很容易被误读。如果其中一个提示是错误的,那么整个工艺的核心技术将有误差。因此,在建立动态数据库的过程中,这些口诀要领的录音将有助于恢复传承人最原始的技术信息,不会存在以讹传讹的情况。
        4结束语
        总之,不管是哪个民族,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而具有中华文明象征的传统艺术形式,要更好的发展,尤其要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使其符合现代人的美学观,进而通过有效继承实现其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价值。这种保护和继承形式可以保持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持久性,使它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代可可.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及产业化发展的现状[J].中外企业家,2020(16):215.
        [2]路统宽.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材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艺术科技.2019(10):89-90.
        [3]翁丽芬.“互联网+”视野下福建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9(4):32-37.
        [4]李荣启.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与振兴发展(上)[J].民艺,2019(02):74-78.
        [5]翁丽芬.“互联网+”视野下福建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21(04):3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