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032119821021XXXX;2身份证号码:21092119930721XXXX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大自然的空间,建筑的垂直绿化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但是垂直绿化在实际建筑应用过程中,由于认知和技术等方面的不成熟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垂直绿化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为现代城市垂直绿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垂直绿化技术;建筑应用;问题;分析
引言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绿化美化,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用地紧张的问题。垂直绿化主要选择一些藤本植物与地被植物,能够在城市绿化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对新型植物垂直绿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垂直绿化技术概述
垂直绿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园林绿化建设理念与方法,其着眼于城市破碎化的空间,将建筑外墙、阳台、房顶等公共区域充分利用起来,通过绿色植被的种植,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居民生活幸福感、满足感的稳步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有效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园林绿地面积应当保持在城市面积的30%,才能够初步实现对城市空气、水源的有效净化,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用地进展的问题,园林绿化用地规模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园林建设成本与建设难度增加。为改善这种局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纷纷采用垂直绿化技术方案,通过对绿化技术、绿化植物的有效应用,有效解决了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园林绿化的生态属性。
二、垂直绿化在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植物选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植物的种类与其应用环境不适应。经常会出现植物选择与其地理位置、气候、温度、适应性等外界环境不相符的情况。比如在北方,因为其冬季气候寒冷,所以可进行绿化的植物选择性相对较低。但有些建筑为了营造某些效果去选择一些耐寒性较差的植物,有些植物在冬天可以通过对植物进行包覆保温尚能存活,但是此方法会导致浪费大量财力、物力去进行每年冬季的维护,增加了绿化维护成本,显然是得不偿失。此外,在有些明显缺乏光照的区域去安排一些不耐荫的植物,导致植物徒长,有的植物甚至死亡,无法起到美观和绿化的目的和要求。
(二)在技术应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垂直绿化技术在我国尚处在发展阶段,具有垂直绿化的建筑都是年限较短或是新建建筑,这些建筑在建造初始,其绿化设计都较为美观,使得整体建筑都较为现代。但是垂直绿化最重要的就是后期维护的问题,以上海为例,根据统计,附壁式垂直绿化的活体绿墙成本大约在每平方米800元~2000元,但是其维护的费用约为一年每平方米20元,屋顶花园则为一年每平方米20元左右。另外,即便如此,垂直绿化的维护难度依然不低,有些建筑维护需要工人在建筑外部作业。还有,修剪等所产生的枯枝腐叶收集也有难度,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去维护。在商用建筑中,实力雄厚的公司尚能通过财力去维护建筑的垂直绿化。但是在民用建筑中这个问题更加凸显,其昂贵的开销需要每户居民分摊。以当今的发展水平来说,作为居民在选择商品房时,更加看重其房间布局的合理性以及其面积的实用性。绿色建筑的公摊面积普遍在15%左右,有些户型甚至达到了17.5%,导致其性价比较低,人们也不会因此去选择此类建筑,这也使得垂直绿化居住建筑入住率较低,而入住率较低又导致了维护资金的缺乏,维护资金的缺乏又导致了维护的困难,从而进入一个死循环,导致绿化逐渐衰败,无法维持垂直绿化的要求。
(三)适合垂直绿化的建筑材料还有待发展
现阶段,我们周边垂直绿化的建筑,大多数都是传统意义上的钢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等结构,在此基础上为绿化预留了相应的空间,因此随着绿化面积的增加,建筑的结构支撑也要随之增强。有些建筑为了扩大垂直绿化的面积,使建筑不得不牺牲某些美观性或功能性为绿化增加支撑空间,同时也大量增加了建筑的建造成本。因此,对于一些甲方来说普遍难以负担,普及垂直绿化还较为困难。与此同时,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垂直绿化建筑,在温差变化明显及植物土壤长期饱含水的双重作用下,导致受潮混凝土容易热胀冷缩开裂,从而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性,增加了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三、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模块化垂直绿化技术在建筑绿化中的应用
模块化垂直绿化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人工造型的方式,将不同的垂直绿化植物通过捆扎等方式,塑造出圆形、棱形等不同的形状,将垂直绿化植物打造出不同样式风格的绿化景观。在实际操作环节,工作人员应当在科学性原则的指导下,设计景观造型,并做好垂直植物初期的陪护,以保证垂直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完成初期陪护之后,工作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模块的摆放、安装等方面的工作。模块化垂直绿化施工技术目前主要使用适用于面积较大、高度较高的地区,因此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为降低难度,保证效果,需提前设置滴灌或者喷雾浇灌设备,例如设立垂直绿化模块和水供应模块。垂直绿化模块由毛细结构层、种子和种植基材层、支撑框架组成。毛细结构为层状,由硅藻土、粉煤灰、蛭石、椰糠、秸秆、木屑、土壤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组成。支撑框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立方体形、圆柱形及其他符合安装需要和美观的形状。外层为种子和种植基材层,中间为毛细结构层。种子和种植基材层及毛细结构层可以预制成带框架的模块安装在支撑框架上,也可以喷射固定在支撑框架上。垂直绿化模块底部是水供应模块,水供应模块由储水容器、控制系统和供水管组成,同时采用滴灌和毛细灌溉相结合的自动灌溉方式,可为体系中的绿化植物自动供水。
(二)加强人才培养
建议在学校等教育机构方面,可以适当增开相关的课程和学科,以填补相关方向上所缺的人才。另外,建议多与垂直绿化发展较好的国家开展相关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将国外的经验转化、吸收和利用。例如在亚洲,垂直绿化应用最好的就是新加坡,该国的建筑绿化有一套标准规范,并且还有绿色建筑标志认证计划(GreenMark),即通过打分来给予一定奖励措施,去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这种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和借鉴相关经验的这种做法可以很好地促进国内垂直绿化的发展,也避免了仅靠自己摸索而走过多的弯路。最后,建议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同时各地区宜出台适合当地的指导规范,为垂直绿化提供更好的指导意见。从而更有效地带动和推广垂直绿化,为建造绿色建筑、绿色城市做相应的准备,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后代的生存环境做好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垂直绿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增加建筑绿化水平,增加绿化覆盖面积,为公众营造出更为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但现阶段,我国的垂直绿化体系还不够成熟,许多方面还需要大力改进。
参考文献:
[1]宋思佳.高层住宅建筑的垂直绿化应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9.
[2]姜宽.垂直绿化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美绿色基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美绿色基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2019:4.
[3]王霞.垂直绿化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22):230+241.
[4]谢宋玲.垂直绿化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9):72-73.
[5]鄢麟山.建筑立面垂直绿化技术应用分析[J].花卉,2017(1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