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21011419841110XXXX;2身份证号码:21091119661229XXXX
摘要: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理念在工程管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进行精密的设计与模拟,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关键在于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及传感技术等植入建筑、施工人员携带的设备及机械设备中,通过网络将其连接,整合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现场,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施工
引言
建筑工程建设往往涉及诸多的内容,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设备也较多,如果采用传统粗放型的管理方式难以切实达到管理的目的。此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快速收集、分类整理建筑工程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科学管理建筑工程中各项设计图纸、文件、测量数据等,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效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也深入到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在应用信息化技术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管理方式不当等,导致难以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因此,要积极改进和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一、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绩。将智慧工地系统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可通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和设备,快速、准确处理建筑工程施工大数据,提升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应用效率,提高施工规范性。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智慧工地系统,有助于排查施工质量隐患,及时发现施工管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发挥更好的管理作用。在智慧工地系统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间的沟通更直接和流畅,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具体问题和管理过程进行有效对接,确保施工项目顺利开展,落实各项施工管理手段与制度,最终提高整体管理效果。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意识有待提升
建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要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就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加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是还有部分企业没有充分认识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管理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单一,导致企业发展受到制约,无法顺应时代发展,逐渐呈现出被淘汰的趋势。同时,有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准确理解信息化管理模式,认为只要运用电脑办公就可以实施信息化管理,对信息化的认识有局限性。另外,部分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理论知识不达标,加上企业没有及时组织信息化管理为主题的培训教育活动,缺乏足够的创新和危机意识,无法深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功能,也无法高效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目标。
(二)项目信息化技术人才不足
推行信息化项目管理模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相应的软硬件设备操作技术。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引入的信息化人才并不多,导致软硬件自身优越性无法获得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推进。再者,部分施工单位仍沿袭人工管理模式,引发信息技术管理材料、设备等无法落实,导致出现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仍较低问题。
(三)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
有的企业虽然应用了一些信息软件,但是多为领导层使用,软件开发的水平不高,加上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经验不足、意识薄弱等,导致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受到制约。有的研发团队没有充分分析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盲目引进国外的软件,导致无法在我国建筑行业发挥其价值,加上其功能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最终降低了软件的应用效率。
三、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策略
(一)建筑工程施工数据监控
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需要引起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视。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际应用可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施工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效率,且获得数据更加完整、准确,不会受到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的影响,整体工作效果较好。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管理时,相关管理人员可通过对比、分析智慧工地系统收集的施工数据,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数据监控,一旦施工数据出现异常情况,须及时停工,排查安全隐患。
(二)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与系统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内容较多,除包括开展项目管理以及选择相应管理模式之外,还需要建立项目管理组织,分解各个管理职能,以及设计各项具体工作流程。就当前而言,整体搭建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综合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尤为重要,基于确保整体质量的需要,应注重融合多种元素并从这个视角进行入手,相对而言进行现场整体监控就极为重要且关键,为此,在搭建信息化平台时,应及时完成整体建设工作。当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若能完成基础数据与编码设计等工作,则能为整体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对整个工程后续发展等也极为有益。
(三)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业化发展。在建筑行业中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性,能够高效处理数据信息,节省时间。为此,企业应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人才,加强培养应用型人才,定期组织培训,改进、优化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专业素质,将信息化技术和理念普及到每位员工。同时还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和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软件操作能力,从而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
(四)人员实名制管理和考勤管理
员工实名制管理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员工的日常履职考勤管理。员工日常考勤信息可以采用门禁系统、移动平台考勤等方式。门禁系统考勤是在项目门口设置人脸、指纹、身份证识别考勤机,员工进入工地施工区域时,门禁系统会自动生成考勤记录。同时,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也可以使用智慧管理平台移动端,进行人脸识别打卡考勤,记录员工出勤情况。管理人员可以登录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后台查看员工考勤记录,系统可以自动分析员工出勤数据,计算出员工出勤率、单日出勤数等,并设置考勤预警条件,对岗位出勤不满的情况进行预警。
(五)加大工程管理相关软件开发力度
软件是每个建筑企业在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有效落实管理工作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优势,就要加大软件开发力度,全面分析我国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当前工程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以此为基础加强工程管理软件的开发,保证软件高度符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提升施工管理效率,开展精细化管理,做好施工进度控制,明确各个项目和施工阶段控制的关键点,相关管理人员全面、精确地掌握施工具体信息,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智慧工地系统不断完善,功能越来越丰富,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起到的作用不断增加,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质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助于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因此,在建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与管理人员应正确对待智慧工地系统,明确系统应用重要性与特点,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际,灵活运用智慧工地系统,从多个方面给予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支持,提高整体管理实效,最终确保工程施工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崔志坤.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3):133-134.
[2]新时代建筑工程领域管理信息化——智慧工地解决方案[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23):3.
[3]王晓玲,祝国梁.智慧工地建设助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J].福建建材,2020(07):40-41+64.
[4]张兴江.谈信息化技术对建筑企业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9(13):143-144.
[5]王宇刚.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地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