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谢晓峰 胡清风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可谓是突飞猛进,其中支撑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大关键要素就是煤矿事业,对煤矿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强化处理,不但能够促进企业走上长久良性的发展道路,还能够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中煤河南新能开发有限公司  河南省新郑市  4511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可谓是突飞猛进,其中支撑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大关键要素就是煤矿事业,对煤矿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强化处理,不但能够促进企业走上长久良性的发展道路,还能够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所以,有关的煤矿企业必须做到充分管理、充分排查和充分贯彻实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维护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为煤矿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针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探讨分析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煤矿;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设备等的科学合理应用,有利于保证各行业的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满足新时期背景下各行业提出的基本要求。在煤炭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引用和利用各类先进的机械设备,为的是保证一系列生产运作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整个工作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效提升煤炭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因为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1.1煤矿生产的危险源辨识和监测
        煤矿生产作业的任务繁重,流程复杂,正是这一特征,使得在煤矿各项作业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信息化背景下,各个煤矿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主流趋势,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信息化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通过这一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对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源加以辨识和监测,针对煤矿规范化生产的作业要求,及时进行作业中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分析,快速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煤矿生产作业中的危险源种类多、复杂性高,在辨识方面的难度非常大,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不仅可以保障各项生产作业的高效开展,还能够实现全过程、动态化的危险源辨识和监测,因为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包含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监测设备非常多,可以对矿井、矿区开展实时监测,保持作业中的数据采集和传输。风险预控小组中的相关人员可以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与原始数据加以对比,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存在异常数据,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随后在此基础上开展更为深刻的分析,进一步确定安全风险的种类和危害程度。
        1.2风险评估和预警
        当前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方面尚存在很多的不足,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可以帮助煤矿企业有关部门更为高效地开展风险评估与预警。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了作业环节中的安全风险以后,直接进入风险评估阶段,经由专业化的分析与评估,就可以进一步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大致范围和概率、危害程度,最后制定风险预警方案,降低风险损失。但风险评估和预警对有关部门、人员的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获得了风险信息以后,各个部门要立即上传这些数据,经由汇总整理和分析,来保障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风险评估结束后,专业管理部门会立即依据这些评估结果,来进行风险预警,形成完整可行的风险预警机制,在实际的作业中,一旦风险达到了相应的等级标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制定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可以辅助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制定,国家在煤矿行业的不断发展中,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但具体到各个煤矿企业以后,都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形成符合自身标准和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标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煤矿安全生产部门在经由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预警以后,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针对各类安全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预警机制,也就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保障了相关风险信息的共享。


        2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产生的原因
        2.1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不足
        一些煤矿生产工人在平时作业期间都非常欠缺针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度,欠缺对于安全事故的防御措施和应急方案,在开展具体工作期间太过注重经济收益,无法做到详细认真的处理所有工作任务,因此在煤矿采掘期间极易潜藏下安全风险,严重影响了煤矿采掘工作的顺利开展,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十分关键的。
        2.2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煤矿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几乎都面临着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在煤矿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但很多煤矿企业的发展水平有限,依旧受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制约,安全管理比较混乱甚至无从下手。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非常突出,制定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在实施中存在很多的问题,煤矿生产作业中的各种安全风险并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此外,部分煤矿企业的发展思路受限,依旧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并没有在煤矿生产规模扩大、产能提升的同时进行安全管理的优化,也就难以使得整体的安全管理效果达到预期。
        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3.1强化风险预控管理的宣传与培训
        由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煤矿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就需要从根本上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日常的工作中,强化风险预控管理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宣传、培训在企业内部构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高煤矿企业内部全体人员参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行为,提高各项生产作业的规范性。因为矿井内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为实现安全管理,可以在井下各个巷道、工作面的相关位置,进行危险源辨识牌的设置;积极开展安全专项培训,且在培训的过程中普及安全风险预控的相关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利用井下广播不断宣传风险预控的相关内容。此外,煤矿企业还应该尽可能将风险预控管理作为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中的重点,从思想上重视风险预控管理的培训。
        3.2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煤矿安全管理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要发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构建切实可行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煤矿企业就要从当下的安全标准、自身情况出发,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将该制度作为生产的制度支持和保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遵循相应法律、行业标准、作业规程、操作规范,保障制度中相关内容的完整性、可行性,推进企业内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3健全风险预控管理责任与考核机制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的制定,可以起到更为严格的约束和监督作用,使得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参与到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岗位人员都能够在自身的岗位职责约束下,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考核机制将安全操作人员与自身的绩效工资相挂钩,提高了岗位人员风险预控管理、安全管理的自觉性,不断根据作业现场的具体情况,来积极进行现场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处理。
        结束语
        现阶段的煤矿行业发展中,安全管理已然成为重点性的工作。只有做好了安全管理,才能够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与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各个煤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对风险预控管理方面的制度、技术和人才支持,保障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0,(07):92-93.
        [2]王姝玥.探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9,(28):31-32.
        [3]芦志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究[J].石化技术,2019,26(03):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