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应用效果 徐瑛林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徐瑛林
[导读] 摘要: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作为变电站施工的关键内容,其技术指标直接影响着工程效益,是新时期变电站施工建设的重中之重。
        山东驰宇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10
        摘要: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作为变电站施工的关键内容,其技术指标直接影响着工程效益,是新时期变电站施工建设的重中之重。该技术能够实现复杂电气系统的集中化、综合化管控,借助智能装置、现代技术等,将配电、安防等整合成一个整体,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提升了变电施工的综合管理效果,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主要内容;应用效果
        引言
        在电气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计算机分布控制成为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的重要模块,其控制效果直接影响了正常的整体电气自动化施工作业,关系到整体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从成本节约方面进行分析,在电气自动化施工中建设结构合理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施工体系至关重要。
        1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
        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运用时往往是以现场总线和以太网为核心,在集中控制需求下将电气装置的各个信号通过总线形式传输到系统中,并配合无线通信完成远程调控,以达到电气系统的实时化监测和智能化管控,提升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从周期角度划分,电气自动化施工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安装调试、综合验收三部分内容。
        2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本文主要以某变电站施工项目为例,研究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关键要素及注意事项,分析其应用效果。某变电站项目主要负责县域内乡镇输配电,覆盖范围较广,为典型220kV变电系统。为保证输配电的稳定性,该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应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形成系统化、规范化施工体系,做好变压器安装、线缆施工等。
        2.1施工前期工作
        电气自动化施工前期工作多为准备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分为施工设计准备和设备选择准备。施工设计准备就是为未来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出大致方案,保证施工建设的有序进行。设计的步骤如下,首先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之前,设计师要先对该建筑建设目的有相应的了解,了解其功能需求,确定建筑的类型,进而对建筑的外观造型和内部结构进行详细地设计,在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将每个部分都考虑进去,安装电路的线路、灯的位置以及一系列设计,为后期相关人员的建设提供依据,并且在实际的建设安装的过程中不能进行随意地更改;设备选择准备,设备选择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相关的电气设备的使用关系到建筑用户的使用感,同时也关系到后续其他设备和系统的安装,因此在设备选择初期就要先做好设备的选择工作,根据此建筑的用途以及内部结构对不同的厂家进行考核和了解,选择最为合适的电气设备。在选择电气设备的同时,也要对这些厂家的资质等信息进行调查,选择符合国家要求标准的电气设备。当设备出现问题时,相关技术人员要立即停止设备的运行,检查其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处理。
        2.2电缆施工技术
        电缆桥架安装及电缆支架制安是电缆施工的重要模块。一方面,施工技术人员应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控制转角处两个支撑点的间隔在0.80m左右,并保证电缆桥架拐弯处弯曲半径大于桥架最大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另一方面,在电缆支架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应依据支架平直的原则,在支架防腐处理的基础上,控制支架层间间距偏差在2.0mm以下,支架安装距离在800.0mm以下,并控制电缆支架、桥架最上层至沟顶电缆沟距离在150-200mm之间,最下层至沟底电缆沟间距在50-100mm之间。
        2.3主变压器安装技术
        在变电站施工时,应按照电气自动化技术指标要求,做好变压器的安装、调试与监测。安装时应从安装前、过程中、完成后三方面出发,对各项工艺要素进行把握,形成系统化、全面化施工体系。

主变压器安装过程中应先检查变压器容量、模式等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确定各项指标无误后,本体安装就位,保证位置正确、器身干净;逐一安装油箱附件,包括温度计、调压开关、负荷开关等;再连接主变压器接线,线路中关键位置应设置防护管,标定线序线标,并将主变压器通过引线接地;最后,进行注油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检查试验时间、试验电压是否满足标准需求。
        2.4DCS系统安装技术
        该系统安装过程中应先检查DCS部件是否存问题,然后按照要求安装就位并配置配套设施。DCS系统一般选择地下走线,需将主设备接地。确定系统无误后,分别按照要求将供电接线端子和电源分配盘连接,并安装网络通信电缆。最后,试运行检查DCS系统中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是否能够实现规范化管控要求,显示画面是否完整、显示数据是否正确、控制操作是否精准等。
        2.5配套施工技术
        由于变电站施工内容较为复杂、作业面较广,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运用过程中应针对具体作业内容对应筛选。如在监控系统构建过程中就可以选用无线传输技术,通过智能装置采集图像,在模拟/数字转换过程中实现远程监测和异常报警;在消防系统中可采用智能感应技术,通过增加温度感应装置、红外感应装置等实现室内消防的智能检测,按照检测结果进行报警、喷淋灭火等;在DCS监测平台中对各单元运行状况进行整合,依照感应元件、摄像头等装置采集弱电系统元器件状态及运行数据,开展诊断、评估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项及时处理,从而提升变电施工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2.6配电箱安装技术
        建筑工程中电力是其基础,配电箱的安装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流程。再加上配电箱是与电气设备向配套的,不同的电气设备配置不同型号的配电箱。配电箱安装是否合适直接关系着设计人员能否正常按照设计图纸完成安装。如果配电箱安装不合适是会引起建筑中其他部分的修改,是非常耗费时间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因此在配电箱安装的过程中就要按照之前的设计图对配电箱的安装进行逐一检查和核对,减少其错误,以保证供电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检查配电箱中的线路连接,避免出现由于线路而导致的问题。
        2.7电机接线敷设及检查施工技术
        在管线敷设施工时,施工技术人员可采用金属板,将分线盒连接位置不同电压回路进行隔离。若相关电压回路位于同一线槽内,则施工人员需要在强电回路安装阶段将电源切断。在管线敷设作业结束之后,为保证管路后期运行效果,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通信线路、温度传感器线路为要点,进行专门线路导线的安装检测,同时考虑到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存在较多不同模块的电子设备,其在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功能等方面均具有较大差异。据此,施工技术人员可依据施工规范,对其进行接地处理,并将设备接地位置与其他弱电工程公用接地干线相连。
        结语
        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按照智能化、经济性、环保性要求合理选择,在变电项目需求上把握好施工的关键点,做好电气自动化全周期施工中的各项管理和防控;应依照变电站等级形成不同的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方案,做好总线集控技术、远程监测技术、智能感应技术等的运用,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变电站施工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亚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34):34-35.
        [2]张天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5(15):158.
        [3]张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3):141-143.
        [4]张健.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5):73-75.
        [5]何芳谨.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7,24(05):8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