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索 刘洋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刘洋
[导读] 摘要:城市污染日益加剧,社会各界开始关注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城市污染日益加剧,社会各界开始关注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度,提升生活生态化水平。明确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关系,按照实际情况,优化城市系统、生态布局等,可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本文主要基于城市规划设计,讨论生态城市规划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探索
        当前,随着社会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中越来越成为重要考虑因素。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注重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结合实践活动,然而,如何有效结合城市规划理论、现代生态规划理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问题。城市规划建设中,将生态规划纳入到传统规划中,多数学者的认同度较低,因此存在多种体系。当城市规划不完善时,就会导致生态规划支撑不足,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地位不同,国家保障不足,因此规划实施的难度较大且效果不明显。
        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1)建设低碳化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基于生态城市建设需求,将其作为产业发展重点。联合城市建设实况,将能源消耗产业逐渐转变为科技指导产业。
        (2)基于环境原则,优化生态发展。城市建设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保持原有地理环境,以此发挥出自然基础功能。在生态规划期间,避免破坏原有生态,实现保护与延续。
        (3)建设与完善生态保障体系。生态建设保障体系,注重开发推广新节能方式,研发低碳技术、实现减排目标等。低碳经济运行特点,可以通过相关组织、管理体系实现。
        (4)注重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低碳减排效果。研究分析环境、能源、污染处理相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居民遵循低耗、低污染、低排放原则,实现循环再生、自我调节效果。减少城市土地资源浪费,优化配置水资源。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好城市建设、交通系统、绿地系统建设。
        (5)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目标,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加强文化价值观念,落实低碳生活、生态价值观,加大推广力度。
        2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时,应当按照城市发展实况,联合城市规划发展,高效建设城市生态。在生态城市建设期间,存在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多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生态城市理解不到位
        在建设生态城市时,与其他概念混淆在一起,认为绿色城市、花园城市就是生态城市,注重美化生态环境,扩大绿地面积,致使绿地面积开始影响建筑、交通体系规划,无法起到生态价值。
        2.2  生态建设的“急进化”问题
        注重建设生态城市,按照科学化分析与研究,高效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属于系统化发育过程、功能完善过程。然而,多数城市存在“急进化”问题。比如,为了尽快获取绿化效果,建设大量草坪,特别是公共绿地建设。在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树木占据主导地位,本地树木种植率低,对城市生态效益影响非常大。
        2.3  河道治理的“渠道化”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时,必须注重城市河道治理工作。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河道属于重要因素,对城市生态发展影响非常大。但是,城市河道整治,仅仅关注防洪功能,不注重保护本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以传统工程措施为主,注重建设河堤、砌筑护坡、扩宽河道等。尽管上述措施可以确保河道景观整洁度,然而却无法体现河岸综合功能。
        3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3.1  绿色交通规划
        建设生态环境,应当确保城市交通规划满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低碳交通运行体系。为了确保交通运输、枢纽体系高效性,应当全面推动交通事业发展,建设多元化公共交通运行体系,维护交通运营正常化。

同时可以提升交通网联系度,将交通信息传输到交通运行管理部门,注重加强交通运行效益。为了全面落实生态城市建设,注重投入绿色出行方式。可以将公共自行车投放到城街道,提升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基于环境生态入手,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方式。
        3.2  低碳能源使用规划
        在建设生态城市时,充分应用能源技术,倡导低碳能源以优化资源使用量。在使用能源时,注重加强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减少高污染、高能耗能源使用。合理应用资源能源,可以维护环境建设效率、减少危害物质释放量,落实生态城市建设。建设城市电网体系时,通过低碳能源,可以提升电网建设环保效益。电力输送中,注重传输技术更新,使电力损耗降低,高效建设生态环境。注重可利用能源使用,结合低碳能源、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从根本上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3.3  建设低碳生态指标
        规划生态型城市,基于各种指标规划生态城市建设。生态低碳指标,属于生态城市规划目标,可以全面反映出生态建设效益。在建设生态城市时,利用指标方式,可以完成生态环境建设。在制定生态指标时,涉及到城市基础功能、绿色交通规划、生态环境、新能源使用等,科学规划生态环境,可以高效建设生态城市。
        3.4  优化调整人力资源
        规划设计生态城市,注重管理城市建设、人力资源。科学分配人员,注重管理模式更新,有效开展管理工作。注重生态城市建设职责分配,注重人员管理职责优化,可以全面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促进生态城市规划发展。
        3.5  注重保护生态廊道体系
        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时,优化设计城市内外环境,科学保护生态廊道体系。基于城市层,明确城市发展边界、缓冲区域。注重城市生态廊道保护,将其落实到细节化工作中,注重地块绿色容积率控制,将其作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生态量度。规划设计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生态保护、城市规划关键,优化建筑设计、植物设计,扩展和推进建筑景观带,实现屋顶降温处理,以免产生热岛效应。此外,注重保护和应用生态廊道体系,做好降水处理,降低水土流失率。在衡量生态城市规划质量时,合理应用城市绿化指标。
        3.6  实现经济生态化
        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技术支持,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时,注重增加城市经济总量,保障经济发展质量。合理应用资源,实现循环利用效果。基于工业产业角度,注重工业生产清洁处理,使废物排放量减少,以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时,合理应用绿色原料和能源,注重生态生产工艺优化,升级和更新设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此提升生态产业结构科学性,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资源高效化利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产生了较多环境生态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内容,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化建设期间,按照城市特点,紧密结合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方案,确保生态城市规划的完善度。本文围绕生态城市规划展开讨论,注重绿色交通规划、低碳能源使用规划、建设低碳生态指标、优化调整人力资源、注重保护生态廊道体系、实现经济生态化,以此提升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效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吴建平.转型和探索中的规划发展——对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评选的分析和点评[J].城乡规划,2021,20(Z1):1-8.
        [2]肖卉.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2020:433-437.
        [3]王雅金.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分析[J].中华建设,2019,15(01):84-85.
        [4]赵姝雅.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与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9):124.
        [5]胡修勇.探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C].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首届国际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2016:240+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