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09231991110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与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在电气工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相关电气工程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为了满足人们对电气工程的要求,应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中,提升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避免人为操作失误,最终保障工作质量。基于此,本文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应用形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最终希望对其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电气工;自动化;设计应用
引言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统的应用形式,也有着显著的提升,并且增加了该系统的应用范围。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对其相关设计思路以及应用的了解。但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集中监控、运程监控、现场总线监控等方面,只有提升该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性能,才能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分析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是保证设备主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稳定等性能,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自动控制性能、监视功能、保护功能、测量功能等方面。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通过这几种功能,可以对其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监控,对可能发生的故障,可以进行及时的反馈。同时,通过各种相关的参数,可以进行全面的测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相关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分析
(一)集中监控设计思路
集中控制设计思路主要的特点就是系统运行维护相对较为方便,其设计程度相对较为简单。在计的过程中主要与相关的电气设备进行有效连接,利用处理器的形式对整个运行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其线路的数量就会有所增加,其可靠和稳定等性能也会有所下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的隔离刀闸和断路器等设备,对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控制,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反复操作的现象,最终提升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质量。
(二)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思路
远程监控系统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方面,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个运行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且对其信息可以起到相互传输的功能,主要的优势就是避免大量电线路的浪费,对安全、材料等方面非常也进行了有效的节约。但是,该项系统较为适合较小的范围,使信号能力相对较强,不会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
(三)现场总线监控设计思路
该项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太网、通信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等方面,这样主要体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各个设备装置都是相对较为独立。但是在独立的同时,各个设备之间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主要是利用网络的形式,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网络组态的灵活性,这样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处于正常、稳定的运行状态,最终保证了电气设备的稳定、安全的运行。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电气负荷控制的设计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作用是确保电网的稳固安全运行,其主要的目标是实现对负荷的有效管理与监控。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更新,以往限制电量的方式已无法实现现时期的电力负荷管理与控制。因此,对于负荷管理与控制需向着自动化形式转变,将负荷的控制转变成负荷的管理,以达到负荷控制系统和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最终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迅方式的设计
通讯系统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一项主要的构成部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终端的节点比较多,通讯的方式也比较复杂,电力单位可利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来实现通讯。但怎样有效合理的选择通讯的方式一定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具体情况,以此为前提来选取一种即经济又实用的通讯方式。话线与专线组合成了有线的通讯方式。电话线的通讯其成本比较低,可靠性也比较低,较易造成通讯的不安全,时效性也较差。但电话线连接较方便快捷,所以这种方式的通讯常用在实时性标准较低的配电终端。专线通讯方式可靠性较高,安全性也良好,还具备实时性的通讯特点,适用于实时性标准偏高的配电终端,但此方式的通讯在使用专用通讯线的时候较麻烦,且成本也非常的高。普通电台与高效智能的传电相互组合成了无线式的通讯。普通电台通讯常用在负荷管理与控制方面,其成本非常低,但可靠性不是很好,无法用在可靠性标准偏高的配电终端。高效智能的传电台形式的通讯其效果非常好,传送的快效率也较高,可自由选取路由功能,还具有主动上报功能,安全性也较好,可用在可靠性标准较高的配电终端。但其成本较高。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分布式控制的设计
电气自动化通过串行电线把网络、中央处理器、智能的仪表、变频器与低压断路器等各设备有效连接组合在一起的,并且利用中央处理器来进行设备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对数据进行收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了分布式控制,能够把数据加工成分支框架,将智能设备通过一根通讯的总线与自动化系统良好的组合连在一起,最终可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
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集中监控方式的设计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集中监控其速度并不是很快,其控制原理是把控制系统当中的所有数据集中到一个中央处理器当中,这便导致中央处理器在运行的时候速度减慢。在系统实施控制操作时,操控的数量较多,这使主机的空间明显下降,电缆数量增加,信号传送的距离加长。在进行集中监控时,设备使用的全部是硬接线,则会造成设备无法进行容量的扩大操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其优点是可降低成本,减少电缆使用率,安装较方便,安装时所产生的费用也较低,还具备灵活性及较高的安全性。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时,在大系统的监控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这时将无法建立全程性质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此情况下实施现场的监控时,最终造成通讯的速度无法达到指定的标准。
五、结语
总之,合理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不仅保证了配电的可靠和安全,也明显减少了电力故障的出现机率,实现了电能的有效节约,降低了电能的损耗。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在加强电力企业配电系统创新与研究的基础上,使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得以早日实现,最终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便利而且可靠的用电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学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21,7(08):108-109.
[2]赵焘.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设计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5):120-121.
[3]魏述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策略[J].湖北农机化,2020(04):40.
[4]许聪.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02):175.
[5]刘诗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初探[J].居舍,2020(03):102.
[6]高珍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设计与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8):121-122.
[7]杨绘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数码世界,2019(0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