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东
河源市东源县第三小学,517000,
摘 要: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慢慢成为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必修课。互联网的普及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便利,互联网+的应用提高了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本文主要论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互联网+的应用策略,旨在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现状 互联网+ 应用策略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被重视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各个科目都在不断变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在不断革新。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与教学方式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教学内容也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作为副科,不是重点的考试考核科目,在重要的升学考试中也没有信息技术这一项目,所以信息技术教学不被教师重视,教师在授课时只是简单地讲解,不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也缺乏互动,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掌握不了重点,不能灵活应用,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严重滞后。
(二)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信息技术的学习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的计算机机房里,很多教师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进行教材内容讲解时,往往会借助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把信息技术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一般很少设计教学方案,也不制作教学课件,这种教学方式虽然非常直观,但不利于学生课后复习。教学内容一般都是围绕教材,学生的学习内容比较单一,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起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学生未来的综合竞争力。
(三)课堂教学氛围不好
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成果,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对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不足,所以在课程设计和课程规划方面不够细心,教学环节比较散乱,另外小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精力维持课堂秩序,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氛围比较杂乱,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都很低。一些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充满好奇,但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如果教师不能合理的进行课堂管理,将严重影响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互联网+的应用策略
(一)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虽然不是升学考试中的重要课程,但却是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好好学习的科目。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而智能化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未来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从心底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把这种理念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让他们也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二)互联网+资源丰富,培养学生兴趣
互联网+就是一个超大型的数据库,教学资源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丰富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增加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能有效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三)借助互联网+提高练习效果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一是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二是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堂练习,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时,牢固地掌握要点,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例如,在学习“编制与打印作文集”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作文资料,让学生进行编制与打印作文集的练习。
(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教师要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成果比赛活动。例如,在学习了“争当打字小能手”这一课之后,借助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打字比赛,通过生动有趣的打字小游戏,提高学生打字的水平和速度。在学习了“修饰文字”之后,让学生在比赛中练习,并评选优秀作品。在比赛过程中,小学生更容易树立信息技术意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意义,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中互联网+的应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开展生动、灵活、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信息技术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未来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牛军元.“互联网+”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208-209.
[2]江荣.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互联网+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2020,22(2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