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敏
河北省定州市吴咬村小学073000
摘要: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作为启迪小学生科学思想,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一门学科,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思路,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来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探究型教学课堂,让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助推小学科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从而全面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中扮演中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只有以实验为辅助,很多抽象的科学理论知识方可得以直观呈现,既化简了教学难度,又丰富了学生认知,对学生思维、认知、理解能力予以激活,使小学科学教学的开展向着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视域而发展。因此,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目的,教师在落实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时,应以实验为驱动,加强对实验策略、手段、途径、方式的创新与优化,使实验教学的实施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发展性、科学性,对学生认知提升与需要满足提供助力,铺设道路。
1 充分结合教学需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很多科学实验的实施,都离不开辅助性操作与实践,而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中,其各方面意识与能力也会得到切实激活。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以致一些实验操作结束后,学生虽然出现了一些不足与问题,但只能根据教师的讲解与强调通过抽象理解予以内化。因为失去了第二次实践的机会,很多问题可能在后续的实验操作中依然会出现,且必将影响学生思维、认识、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应加强对实验路径的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在学生完成课内实验后,引入一些比较简单的改进性实验方案,倡导学生继续在课外予以实践,通过自主构建实验方案、自行确立实验流程、自觉开展实验探究等方式,就自己在课内实验中的一些问题、不足等予以优化,以实现对科学实验的灵活创新,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铺垫。例如,在完成《把种子散播到远处》实验探究后,教师可以引入创新性实验话题,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搜集不同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与方法,并通过走访、调研等途径,在科学搜集、整合其传播的方式,在课堂开展展示、分享,在创新实验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 充分重视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想要学好小学科学这门课程,必要的动手试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本身也是在试验过程中总结规律的,因此,在日常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学生动手试验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是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例如在学习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章的有关内容后,教师在教授完书本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和一块橡皮泥,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采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橡皮泥浮起来:有的学生将橡皮泥捏成船的形状,有的学生在水中加盐,最后使橡皮泥漂浮了起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试验的过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构建小学科学探究课堂,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教学目的。
3 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探究型教学课堂
传统的大班式教学模式,往往是通过教师的灌输式、讲台式教学来完成,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更不利于构建小学科学探究课堂。因此,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革新教学策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从而构建探究型教学课堂。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日常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依托实际,将班级学生有针对性的分成若干个学生小组,让他们就某一个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4 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和客观规律的总结和归纳,本身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重视“生活化”教学,将原本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探究科学问题,将科学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冷和热一章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在学习有关内容之前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经验来观察那些现象是冷的,哪些现象是热的:有的学生发现家里刚炒完菜的锅是热的,有的学生发现夏天空调吹出来的风是凉的。在通过这些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思考:从日常生活中感触到的冷热是依据什么判断的?这种判断是否一定准确?让学生自主探究后引出本章的学习内容。通过采用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生活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构建小学科学探究课堂。
5 结论
总之,科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抉择。而科学实验的实施,则可以将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有机关联起来,使科学教学的开展触手可及、具体生动、直观形象。而为了帮助学生在科学实验的辅助下积极参与知识的学习、问题的探究、现象的观察、结论的论证,实现对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就科学实验予以创新,使实验教学的开展与学生认知特性相契合,与学生发展需要相关联。
参考文献:
[1]张培.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探究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9(9).
[2]崔兴军.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J].中华少年,2020(09):52-53.
[3]李小海.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94.
[4]王政.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000(0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