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目前,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的洪涝灾害问题,缓解当前对电力的需求,国家加大了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投资。由于一般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大,工程周边环境相对复杂,许多工程涉及水运行。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避免渗水。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控制,造成渗漏质量问题,不利于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所以目前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已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混凝土防渗墙的应用价值,认识到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并结合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不同类型的施工技术,掌握其施工要点,控制施工质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建筑;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类型分析
1.1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透墙的类型有许多种,其中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混凝土防渗墙类型,主要以混凝土回填的方式,增强防渗墙的防水性能。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专门的钻孔设备对混凝土防渗墙进行打孔,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打孔的深度和数量,再将配比的混凝土填补到防渗墙孔洞中,采用连柱、套接等方法,提升混凝土防渗墙的防渗透功能。
1.2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
区别于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方法,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需要在原有防渗墙上进行打孔,再将泥浆灌入混凝土防渗墙洞孔内,通过二次灌浆的方式,提升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的稳固性,减少雨水下渗对墙体结构造成的影响。但需要注意打孔的大小,尽量将洞孔控制在6m~8m内,以免洞孔过大或者过小,降低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的防水防渗功能。
1.3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
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又称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主要利用钢体强度好的特点,将钢柱或者钢板插入混凝土防渗墙地基结构中,可以在钢板上焊接装有防渗材料的小管,通过钢管将防渗材料导入孔洞内,形成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在这一施工过程中,要求严格把控防渗材料注入孔洞内部的速度和用量,尽可能在保证混凝土防渗墙稳定性的基础上,节约材料成本。
2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应用
2.1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
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前期,要求人员将泥浆先灌入到导向孔中,这里规定泥浆在墙面30cm以下。工程建设和施工中,泥浆主要由膨润土和烧碱组成,配制的粘粒量要控制在50以上,塑造指数在20以上,结构含砂量在5%以下。制作时必须严格依据规范要求加以调配,使其高度满足各项指标的要求,这也是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中最为关键且难度最大的环节[2]。
为有效规避孔壁坍塌问题,在挖槽施工中不得在孔内的泥浆脱离前直接灌入水平线内。工程施工期间要及时补充足量的新鲜泥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孔壁坍塌事故。不仅如此,施工人员还必须严格检查孔内泥浆的含量与性能指标,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调整工作。
在防渗墙接头制作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管内抹油+裹膜工艺,防渗墙的接头管直径约为330mm,管壁的厚度约为100mm。整体成槽后,为有效减少管壁与混凝土间的摩擦,可以在制作前于接头管管壁上涂抹适量的润滑油,为促进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可采用机械设备润滑油。除此之外,还要在管内表面设置一层塑料薄膜,之后将接头深入到指定的深度与距离。
2.2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整体施工技术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工程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近年来,水库工程建设中加固防渗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凭借其显著的优势得以普及和应用。塑性混凝土防身墙整体施工技术主要利用一种以黏土和膨润土混合料形成的全新墙体材料,应用该墙体材料能够有效改善传统防渗墙的物理性质,弥补传统防渗墙体的不足。该类新型的墙体材料弹性模量较小,能够满足水库和土石坝场地变形的要求。而且该类材料的抗挤压性能较好,在受到较强的挤压作用时,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整体形态。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整体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主要分为两个环节:其一,结合工程实际做好导向槽和施工平台的准备和处理。通常情况下,导向槽的净宽需大于防渗墙设计宽度10-20cm。而槽的宽度则与防渗墙间的中心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心线必须始终保持平齐的关系,以此为造孔浇筑提供导向服务,充分展现其作用和价值,同时也可支撑上部的孔壁,有效规避孔壁坍塌问题。
其二,完善造孔设计。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整体施工技术中,造孔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大,为保证工程的作业质量,施工人员需要依据预先划分的槽孔施工。槽孔划分的过程中,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接头的数量,从而加快施工进程,保障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结合不同的地形条件及场地实际,做好施工方案的规划工作。在混凝土防渗墙整体施工中,由于地质因素和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也提出了更为细致和严格的要求。施工阶段,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技術措施,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施工要求,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作业效率。
3.1漏失地层与成槽法
槽口土体松散是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由于土质不佳或填筑质量不达标造成的槽口土体松散现象,挖槽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劈裂和坍塌问题的几率较高,为有效预防和处理以上问题,则需采用一项或多项措施做好预防和处理工作。导墙下深度为4-6m的土体,可使用深搅或粉喷桩加固,结合工程实际适度缩小槽孔的长度。开挖施工中,应科学、合理地应用跳挖处理方式,开挖的槽孔中间留出至少一个一期槽及两个二期槽的距离,以严格把控固壁泥浆面的高度。
3.2切削法
如墙体的深度不足20m,墙体材料28天抗压强度不足1MPa,若想开挖二期槽,则施工人员必须参照工程实际切割部分一期槽的墙体材料,并在两期槽孔间设置锯齿状连接,以此保障连接的可靠性,同时,还应依据墙体深度和成槽的斜率确定切削的长度,切削的长度通常与墙体厚度相同。
4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
4.1优化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选择
为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然后确定好相应的机械设备。对于一些松软地质基础,可以选择钢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较为简单,采用桩机就可以完成钢板桩的施工和拔除,配合混凝土导管的施工,可以快速的完成防渗墙的施工;对于一些土质较硬的项目,可以选用泥浆槽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一般配合成槽机进行施工,泥浆槽施工完成后再进行防渗墙的施工。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便于后续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2加强防渗墙技术的监督管理
安全是建筑行业工作的重点。为了加强施工的安全性,建筑企业要安排专业的安全员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现场施工予以专业的安全技术指导。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正式开始之前,建筑企业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尤其是施工安全方面,要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涉及到数据方面的环节,技术人员一定要反复对数据进行检查,在保证数据正确的情况下方可开工。而对于施工现场的电力设备、施工机械等物品,技术人员要对其进行安全检测,只有在设备性能安全、无任何故障的前提下,方可要求施工人员照常使用。技术人员要严格审查每个环节的安全性,要排除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为整个建筑工程提供安全保障。
结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主要用到水泥、粘土、膨润土、胶凝材料等塑性混凝土材料,进行土石坝或围堰透水层的防渗设计。混凝土建筑施工部门根据场地周围土层、土质的应力曲线,对塑性混凝土的各原材料配合比进行协调,同时控制防渗墙成槽内的混凝土土面深度、灌浆速度等,减小墙体在管涌、流土冲击情况下的裂缝状况,有效提升混凝土防渗墙的耐用度。
参考文献:
[1]王家柱.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及施工工艺[J].建筑技术开发,2013(5).
[2]李晶.大连地区农业活动面源污染与水环境状况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