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新源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11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活动日益多样化,和因自然不可抗性导致的灾害,江河崩岸险情与以前相比,出现了大幅度提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提升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的建造水平。经过工程人员的共同努力,显著提升了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堤防护岸工程作为水利工程有关防护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施工阶段,在确保我国水利工程总体质量的前提下,还使两岸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得到保障。本文主要围绕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展开讨论和分析,旨在提高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在航运以及河道治理工作中,许多地区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对我国生活和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水利工程在调节水流量,防洪抗灾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当我国南方雨季来临时,经常有堤岸滑坡情况出现,严重影响河流两岸居民以及河流下游地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并且充分地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本文对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以及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讨论。
1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堤防和护岸是2种不同的结构工程。堤防通常被用来隔绝建筑受到大量水流的冲击,在水利工程中起到限制洪水,控制雨季河流径流量以及湖泊水位的作用。当雨季来临时,河流径流量急剧增加,堤防可以将洪水控制在河道内,避免洪水冲击城市建筑,并且减少洪水对水利工程结构的冲击和影响。护岸与堤防不同的是,在水流量较多时,河道堤防护岸不仅可以减少水流对水利工程的冲刷,还可以将一部分水流补给到地下水中,调整地下水水位。
2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危险指数高
目前,在我国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河道堤防工程的环节较多,机械设备投入数量较多,并且工作量较大等多种原因,经常造成施工环节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在河道堤防护岸工程中,如果采用的施工结构质量不能满足水利工程的需要,随着时间推移施工材料会产生裂缝,在日后的防洪中,会产生潜在的安全隐患。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工程实践中,可能存在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不足,施工单位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实际的施工进程,并且给工程质量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需要及时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对施工在每一个环节和每个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2.3其他因素影响
在水利工程河道堤岸防护工程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会采用一些施工设备。由于部分施工设备老化,施工设备没有进行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导致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水利工程河道堤岸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受到极端自然天气条件以及地理地质条件的影响,导致在开展水利工程河道堤岸防护工程时,其施工技术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会影响河道堤岸防护工程竣工后应有的质量。
3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3.1坝式护岸施工技术
坝式护岸属于水利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其一般是依靠滩岸或堤坝修建的顺坝、丁坝及两者融合的护岸坝,这样不仅可以引导水流偏离堤岸,而且还可以避免水流的侵蚀与冲刷,进而达到保护堤岸安全的目的。现有的坝式护岸施工采用了丁坝结构,主要是用防冲材料包裹土心及相关材料,以此来降低堤岸受侵蚀的可能性。在丁坝护岸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选择五绞格网网箱结构,并采用抗腐烂、耐磨损、高强度的低碳高镀锌钢丝来进行网箱的制作,然后将石料填装在网箱内部,最后将其与堤坝滩岸固定,这样就可以达到阻挡水流、降低侵蚀的目的。
3.2坡式护岸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坡式护岸不仅施工流程简便,而且抗冲击效果比较好,在小型河流或者湖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抗冲击能力,最好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开展岸脚和岸坡的坡式护岸施工,以此来提高其施工进度和质量。在坡式护岸施工阶段,要做好护脚工程施工工作,其稳定性和施工质量,将会对护岸工程的抗冲刷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河流中往往会夹杂有大量的碎石、泥沙、树枝或杂草,在河流作用下会使他们在河道中快速移动,进而不同程度上对边坡堤防产生冲击,加之河流本身的酸碱性也会腐蚀堤防工程,致使河堤护脚出现冲刷破坏。因此,在护岸施工原料选择过程中,需要对河流基础情况、土壤稳定性、水的腐蚀性程度、河流砂石含量等因素给予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对坡脚施工材料进行选择,而钢丝石笼是比较常用的护岸方式。
3.3高压喷射防渗墙施工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将石子借助搅拌机搅拌成浆液,在一定压力作用下用浆液对土壤进行射击,这样不仅可以达到破坏土层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提高土层间的粘性,待混凝土冷却凝固后,就可以形成防渗墙,进一步提高地基的防渗性能。该技术具有使用范围广、施工设备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工作效率高、效果好等优势,进而在各类堤防防渗中被广泛应用。通常情况下,常用的高压喷射技术包括定向喷射、旋转喷射和摆动喷射,此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实际上,高压喷射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堤防地基的抗变形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并加固堤防地基,减少由于堤防地基变形而诱发渗漏问题,同时也可以减低堤防地基的漏水性,进而有效提高堤防地基的抗渗效果。
3.4生态型护岸
生态型护岸作为一种全新的绿色施工技术,使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垫子铺设在岸坡表面,或是直接铺设纤维织物。随后,在岸坡表面种植绿化植物,解决绿化植物生长问题与环境问题。如此,在一定时间后,可降解材料发生降解反应,使得岸坡植被根系与土质牢牢固结,发挥防御波浪、抵御水流侵蚀、维持岸线稳定的作用。与传统堤防护岸技术相比,生态型护岸具有施工成本低、环境效益强、工序简单等优势,既可以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还可以保存并增加生物多样性,为水生生物与两栖动物提供栖息空间
3.5抛石护岸
抛石护岸是自护脚至岸坡按特定顺序逐层抛填块石而修筑的护岸结构,主要被用作为堤防坡脚与护坡的基础防护,多用于水利堤防护岸抢修工程,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防护效果,减小河道水流对河岸与构筑物造成的冲刷作用。在应用此项技术时,应提前对工程场地进行全面勘察,掌握具体水位、水流冲刷速度等信息,以此来制定技术方案,明确抛石位置与块石大小等技术参数。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实践中,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水利施工管理体系,对堤防护岸施工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控,提高堤防护岸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文彬,卢林峰.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20,14(5):96-97.
[2]冯奇山.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魅力中国,2020,5(11):113-114.
[3]温伟斌.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魅力中国,2020,8(2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