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几点思考——以河北区住建委事业单位改革为例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韩文彬
[导读] 摘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如何在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以党建促改革、以改革强党建,是广大政工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天津市河北区住房和建设事务管理中心
        摘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如何在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以党建促改革、以改革强党建,是广大政工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改革中针对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进行了重组,将机构设置“多、散、小”的事业单位统筹规划后做到精简,压缩事业单位编制数量,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以减少财政负担。本文将以河北区住建委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涌现的问题、对策创新三方面为重点,对事业单位改革党建工作思考进行阐述。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党建;引领
        一、充分认识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在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推动各项党建政工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确保各项活动的有效推进。同时,使得单位能够明确政治导向,将党的大政方针落在实处。
        其次,党建政工工作能够有效改善职工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思想水平,有利于带动事业单位发展,形成良好的环境。强化政工人员的党建工作质量,能够丰富政工工作模式,政工人员自身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而这些主观能动性的目的以及内容往往是以强化事业单位自身职能为主,强化政工人员的党建水平,可以促使相关人员积极建言献策,从而打造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也可以提升管理机制的人性化和合理性,为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再次,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使工作机制与实际进行有效联合,建立科学的监督体系和工作体系,加强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得事业单位党建政工人员与社会发展节奏保持同步。从政工人员的角度来强化党建工作的效率,能够进一步实现事业单位工作群体凝聚力的提升。在强化基础人员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可以让党政思想成为引导政工人员前进的主要依据,使其具有应对困难的积极性,并且凝聚成一股坚实的力量。
        二、事业单位改革后出现的问题
        一方面,党政职责落实不到位。事业单位改革后,党政领导接手工作后,党建工作推进迟缓,个别事业单位对党建的定位较为模糊,没有明确自身职责,过分注重口号而忽略实际行动,没有对具体责任进行落实,导致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到位,影响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
        另一方面,工作缺乏实质性与实践性。政工人员进入新单位,面对新支部、组建部门、重新整合新单位的党员职工,出现党建工作开展浮于表面,学习和教育活动没有计划和有效的反馈,导致党建政工与实际联合不到位,长期如此容易使得事业单位人员产生厌烦感,从而影响党建政工工作的价值发挥。工作机制与实践相脱离,没有重视实践成果的应用,无法进一步提升政工人员党建政工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创新对策
        (一)加强事业单位政工人员队伍建设
        政工人员在基层单位党建工作中发挥了桥梁枢纽作用,政工人员思想素质、业务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单位党建工作的质量。因此,加强政工人员队伍建设对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首先,事业单位政工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爱国精神。

要强化政工干部队伍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社会主义立场,践行“两个维护”,通过政工干部率先垂范,培养干部员工在我国社会发展变革期,树立正确思想,勇于承担责任,把爱国之心转化为报国之志、强国之举,让干部员工把“爱国情”“强国梦”转化为铸造“大国重器”、体现“国企担当”的强劲动力。
        其次,事业单位政工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民主素养。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的意愿,调动人民的参与,必须提升民主素养,强化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感,通过强化民主管理,培养一支在工作中勤勉敬业、求真务实,对待工作不敷衍,成为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新时代员工队伍。
        再次,事业单位政工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文化素养。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积累,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化雨春风的工作。因此,政工干部在主动加强政策理论学习的同时,更要持续提高专业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提升,通过综合素质提升,进一步提高自身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从内容上看,党建工作和工作对象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政工人员在落实党建工作创新期间,必须要结合实际,利用科学的思政理念进行政策引导。
        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建理念的学习。在事业单位改革后重新组建的单位部门,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同时肩负的职能更为深远,责任意识是政工人员发展自我的必要保障,因此在落实党建工作优化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政工人员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和引导力,这就需要政工人员落实好对党建理念的学习和掌控,促使党建工作能够成为检验我党决策以及战略方针正确性的重要途径。政工人员必须要具备清醒的认知,在落实党建工作优化的过程中摆正态度,全面学习党中央以及政府下发的思想要领,通过思想要领的引导,完善自身的学习体系,强化学习意识,落实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党建工作有效性。政工人员在落实党建工作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多样化的方法以满足基层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为目标,打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制度体系。因此,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党建工作开展以及创新过程中的指导性理念,能够促使党建工作更为人性化,具备思想引导和行为引导的价值。这就要求政工人员以及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在落实工作管理方案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政工人员的发展需求、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理解能力作为主要依据,在满足管控对象需求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发挥人员的实际职能。
        (三)强化党建工作模式的标准化转型
        基层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标准化转型,必须要建立在完善的工作体系基础上实现。想要实现完善的工作体系建设,需要政工人员在其中充当监管者,也要充当推进者。要实现选举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转换,可以结合当前的直接选举以及差额选举模式落实选举体系的创新,促使党组织的人员具有综合能力,才可以为整体的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动力,也能够促使党建工作的落实更为有效。必须要加强对党建会议中的人员配置优化管理,让所有政工人员均能够积极建言献策,促使党建工作体系趋于民主性,这能够为政工人员落实党建创新提供更为宽广的思路。同时利用协商机制来加强对内管控,利用透明机制实现对外开放,促使党务工作能够得到内部的优化,外部的监督,促使党建更为合理,也能够提升基层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截止目前,河北区住建委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织进行事业单位改革,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全面清理和剥离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和市场职能并进行合理分类,把行政职能归还于行政机关,把市场职能归还于市场。在新形势下,基层事业单位政工人员,必须要强化自身主人翁意识,将党建工作融合到自身的日常工作中来,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党建工作体系化及标准化建设,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稳定军心,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推动单位持续稳定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