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所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00
摘要: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目前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工作,绿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园林工程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维护苗木的正常生长状态。在开展施工工作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要长期进行植物的养护管理,从不同的技术方面进行全面照管,要针对园林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养护技术的应用特点,对苗木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植物养护
引言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园林工程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的场所,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同时也是城市开发进程中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生活中,园林工程与其他工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同时也是一项工程专业性极强、工作量极大且有着自身独特性质的工程。因为城市园林工程施工对象一般都是各种植物,施工人员必须遵从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季节特点,并在施工完成后还要加强后期的养护管理,这样才能打造出景色优美的宜居环境。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部分地区城市园林工程在施工和养护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1.1栽植穴、槽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栽植穴、槽的直径要结合土球或者裸根苗根系展幅40cm~60cm,穴深宜为穴径的3/4~4/5穴、槽应垂直下挖,上下部分的直径要相同。栽植穴、槽挖出表层土、底土应该分开存放,底部需要放置基肥同时还要回填表土或者改良土。如果在开挖之后槽底存在有不透水层或者黏土层结构,要做好疏松与排水处理。土壤比较干燥的情况下,栽植前根据需要进行灌水浸穴、槽等。草卷、草块铺设施工前,先进行浇水浸地整平处理,不能存在低洼的位置。草地排水坡度应该符合实际需要,不能出现积水的缺陷。
1.2把好植物质量关
植物种类、形态、高度、胸径、根系发育等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然后结合设计标准,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苗木,不合格的苗木不能种植。苗木装运开始前,要进行苗木种类、规格、数量、质量等方面的检查。外地苗木在种植前,需要办理苗木检疫的相关手续。栽植前对于苗木根系进行必要的修剪,拆除包装物,有土球的植物栽植前,种植穴底部要达到平整度的要求;放入到树穴之后,以自然的形态分散布置,土壤填筑到1/3的位置上,轻轻提升树干,左右摇动,让土壤分散,然后开始填土处理。分层填土施工,不能有孔隙存在,踏实后再进行浇水处理;首次要浇透水,但是不能存在积水的情况,观赏面向外。
1.3苗木栽种
园林工程施工不同于以往的工程施工,绿化施工主要是对其种植苗木及栽培进行设计规划,其质量性在于苗木种植及栽培的成活性与生长性。因此,施工单位首先对土壤养分及栽种土质进行取样分析,并采用人工填土的形式对其进行土壤填充。使绿化苗木种植的成活率与生长性稳步提升。其次,在实际绿化苗木种植过程中,对不同种类的苗木进行合理布局及科学搭配,具体如下。第一,对不同种类的苗木与花卉进行分类,保证种植施工的有序性与效果性;第二,在进行植物种植时运用人工挖掘的方式对其进行有序开挖,主要工具为锄头、十字镐与铁锹,并采用以“中间点”为核心对其四周进行延展挖掘,通常土球苗木的基坑直径比土球大20cm—30cm。因此,在对植物裸根苗进行种植时,充分将其根部进行延展性排放,使整体根部可以完全舒展融入土中。然后对其进行覆盖填土,在完成种植后对表面土壤进行拍实,其后设置定点木桩,以方便植物有序排列种植。第三,在进行灌木种植时基本方式与植物种植过程相似,值得注意的必须对土壤中的病虫害进行清除,在栽植构成中必须保证灌木苗头的挺直性。在灌木种植过程中其深浅度通常为高出水平地面10cm左右。基于园区植物观赏性的重要性,将苗木大体为迎朝阳面,使树冠主尖与根部在同一垂直水平面上。
第四,在植物、灌木种植工作完成后,对其进行针对施肥,同时对周边土壤进行病虫害杀毒及杂质清理,保证种植现场的清洁性。最后,在收尾阶段施工人员对植物、灌木等树苗进行捆绑固定与整理修剪。
2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技术
2.1病虫害防治
在养护期内,尤其苗木栽植后的第1年,有效防控病虫害,对于树势的恢复及成长极为有利;否则,容易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亡。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早发现、早防治。选择药剂防治时,尽量选择低毒或激素类药剂,保护环境与天敌。在春夏季要特别注意防治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刺蛾类、网蝽类以及白粉病、锈病、煤污病等病虫害,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2.2排水灌溉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缺水或者排水不畅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需要重视排水灌溉系统的建设。水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因素,为促进园林绿化建设,必须建立稳定的树木生长供水系统,以保证充足的水源,有效防止旱涝灾害对树木生长造成的威胁。在树木养护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定期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定期灌溉,发现长势不佳应及时调整。同时,设置灌溉系统时要结合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供水设备必须合理安置,以免浪费水资源。根据环境情况,应在地质较干旱或种植地较偏远的地区增设一些供水设备,以确保所有种植地的水都能渗入根部,不会浪费水源。此外,在浇水时,应深入了解树苗的生长习性,结合生长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另一方面排水沟渠的建设能够让水分更好地深入树苗的根茎,增加相应的蓄水设施。
2.3苗木修剪
新叶长出后,要勤巡查、勤观察,注意地上与地下的平衡,修剪过多叶片及枝条,平衡养分供需关系,保障有限枝条和叶片正常生长。对于发芽迟缓的苗木适当疏剪,有助于聚集营养、促进发芽展叶,同时保存树木养分,促进树木茁壮生长。另外,在苗木开花、结果的过程中,疏剪花果,避免养分浪费。修剪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树木的生物学习性与特性进行,如白皮松从枝条基部疏剪,七叶树则要从枝节处修剪。
2.4松土与施肥
松土可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了土壤中的氧含量,促进根系的呼吸与生长,对于树势的生长极为有益。此外,及时检测和调整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条件,定期施肥及补充土壤中的矿物质,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园林工程和养护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提升园林景观质量。工作人员要提高警惕,在园林建设的各个阶段提升工作质量,实现有效管理。为了开展有效的园林施工,在开始施工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对当地环境进行有效调查,包括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秩序进行有效操作。考虑到绿化施工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施工方案的统筹安排。要注重园林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灌溉,排水,施肥,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合理操作,同时,做好持续化的养护管理,提升绿化养护技术的应用效率,体现园林工程的生态魅力。全方位地把握园林施工,提升植物成活率,才能展现养护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汤荻.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地区性分析[J].现代园艺,2018(16):196.
[2]汤文倩.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136-137.
[3]柯凯军,吕思悦,朱迪.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的运用实践[J].现代园艺,2018(4):200.
[4]沈洋洋.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