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梁浩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梁浩 尚艳强 邢少民
[导读] 摘要: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从计算机技术和PLC技术两个方面入手,有效提升智能化变配电工作的综合效果。
        天津航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1
        摘要: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从计算机技术和PLC技术两个方面入手,有效提升智能化变配电工作的综合效果。与此同时,能建立更加和谐高效的电网调动模式为不同级别电网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简化传统电力系统运行的流程,落实协调化管理体系,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可靠、更灵活。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
        引言
        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能够减少电力企业能力的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更好的整合资源。在电力系统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通过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更好地实现电力服务智能化,实现实时仿真工作,同时也能够减少成本的支出,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满足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发挥非常多的优势,通过将PLC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能够更好地收集以及分析数据,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借助PLC技术。也能够将电力系统当中的不同工作进行控制以及协调,让电力系统的功能得到发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满足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现如今,PLC系统当中广泛使用辅助线器电器,与传统的电力系统所使用的导线连接的方式进行相比,可以发现PLC系统的逻辑关系更加的严格,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精准度以及科学性。主要原因便是继电器的使用能够改变时间,缩短时间,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在电力系统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减少成本的支出,从而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具体讲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
        2.1电气自动化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展开实施仿真工作
        通过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帮助科研人员进行实时仿真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暂时状态以及稳定状态的同步存在,让同步实验有不可能变成可能,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大量可行的精准数据,从而提高了实验的精准度以及准确性。在实时仿真环境当中,工作人员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电力装置的测试,提高工作的效率,帮助科研人员建立一个混合型的实时仿真实验室,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2实现电力服务的智能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条件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保证人们工作以及生活的正常运行,便需要发挥电力系统的作用[1]。因此,我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以及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智能化当中,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利用该技术进行系统设计,提高系统设计精准性,并且代替工作人员进行更加精准的系统运行故障的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使用该类智能化的控制方式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精准度以及科学性,提高电力系统的服务水平,满足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体系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全面应用的表现形式之一,结合电网调度自动化处理工序可知,在建立不同级别调度控制方案的基础上,融合计算机技术有效预测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落实相应的指导方案,一定程度上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综合质量,打造最合理化调度体系,促进电力系统全面可持续发展。


        3.2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
        GTR在完成二次击穿和安全工作区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性能因素使得相应的热容量较小,且对应的过流能力控制效果也不理想,这就需要技术部门结合其运行环境完成保护电路或是驱动电路的处理,不仅增加了电路的复杂程度也增加了运行成本。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推动下产生的MOS,依据其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能很好地规避相应问题,借助高输入阻抗的特性提升运行的时效性,配合功率MOSEET的电压驱动器件,就能在器件开通的环境中完成充电电流的配给,无论是驱动电路的设计难度还是工作区域的安全性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3.3单片机
        在单片机市场中MC-51依旧是单片机的代表,无论是可靠性还是保密性都具有突出的优势,并且也适用于PIC系列单片机的推广工作[2]。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全面发展升级的基础上,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开发手段也更加多样,不仅可利用汇编语言完成对应操作管理,还能应用模块化的C语言或是PL/M语言建立联系,确保单片机能及时进行信息和数据的获取,从而维持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基本质量。
        3.4工业控制计算机
        一方面电气自动化技术推动了集成电路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集成模拟乘法器和集成锁相环路等,借助对应的自动控制系统就能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效率,建构更加和谐的技术方案和平台,为电力系统中相应数据的收集、汇总以及电机控制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另一方面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实现了逻辑电路的系统化升级,尤其是专用芯片的逻辑设计升级,更好地建立响应速度处理模块,主要分为4种类型的器件:PROM、FPLA、PAL(一代产品)、GAL(二代产品,与TTL兼容,可编程保密位),其中GAL大大降低了运行中的造价,为简化电力系统设计难度、强化运行稳定性奠定基础。
        3.5通用变频器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内,将规范化的中小功率系列变频器称为通用变频器。初代通用变频器依据的是16位CPU完成运行控制指令的获取,二代通用变频器就升级为32位DSP,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需借助磁通补偿器、转差补偿器等完成应用处理工作,运行中不存在跳闸问题[3]。这部分设备在市场中无论是应用占比还是推广效果最好。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三代通用变频器逐渐受到关注,利用全数字化控制的高动态性能矢量应用模式,借助软件就能完成相应参数的处理,无论是变形结构控制还是自适应控制都更加理想,真正意义上完善了闭环控制自优化的运行效果。
        3.6变换器电路
        在电力电子器件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变换器电路也要实现全面更新,传统变换器电路应用的是普通的晶闸管,建立的是相控整流的方式[4]。而在电力电子器件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利用PWM变换器就能在提升功率因子运行效果的基础上,更好地降低高次谐波对整个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电子器件处于零电压或是零电流环境中依旧能实现合理性转换,呈现出软开关的状态,减少操作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并且还能为高功率环境中逆变器集成化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发挥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发挥着极其有效的作用,通过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力资源,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继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06):146.
        [2]邓海英.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05):230-231.
        [3]刘庆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20,51(02):172.
        [4]朱林晨,李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解析[J].门窗,2019(16):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