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开展家校共育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李伟华
[导读] 家校共育工作,在全国各个学校都有开展,只是合作的层次与方法不同,合作的效果也不同
        李伟华
        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二附小

        摘要:家校共育工作,在全国各个学校都有开展,只是合作的层次与方法不同,合作的效果也不同。笔者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深知与家长合作,对于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所以一直在不同方面与家长开展家校合作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参与了学校“家校共育方法与策略的研究”课题,和课题组几个班主任共同探索与家长合作的方法和途径,加强了家校共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家校共育课题   方法与途径   实效性
        在学校教育中,与家长接触最多,合作最广范的应当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深知这一点,也最愿意支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笔者带领课题组的几位老师与家长开展了多方面多层级的合作工作,在学生的习惯培养和班级建设中,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得出了不少家校共育的方法。
        一、家校共育培养学生好习惯,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
        大家都说,培养孩子好习惯,是小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但是,怎样培养好习惯却让许多家长和老师颇感头疼,他们倾注了大量时间与心血,收效甚微。因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不是一时半会的问题。教育专家认为:一种行为,持续21天就能变成习惯。可是,孩子在校养成的行为习惯,回到家就又变样了,正所谓5+2=0。家校没有形成合力,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怎样做到家校合力,课题组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方法:这就是用交流卡为纽带,把家长、老师、学生三者联系起来了,把老师的爱、家长的心、孩子的情连接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促进了孩子习惯的养成。这套培养方法适用与每一个孩子。
        二、家校合力打造优美环境。这是我们几个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我们学校是有名的花园式学校,学校在新学年开始时,会开展“最美教室”评比活动。几位班主任根据评比要求,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民主的充分的交流,对教室如何布置形成大致的思路。然后,组织家委对细节进行推敲,发动班上有室内设计特长的家长多次实地测量,共同商讨,制定出详细的方案,最后由孩子们、班主任和家委统一实施,共同打造成学生、老师、家长、领导认可的最美教室。
        三、家校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如科技节、信息技术节、运动会(田径类、智力类、趣味)、元宵活动、校外实践活动,文艺比赛、征文等等。每个班级也会自己组织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水果拼盘比赛、家庭小帮手比赛、校外亲子活动、六一联欢等等。几位班主任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家校合力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尤其是组织学生参加赛事,从初赛到复赛,都有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家长参与赛事的评比、学生的训练、拍照、录影,以及后期的照片整理上传。孩子与家长在家长群中看到班级活动开展,参与感、责任感油然而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家长看到自己的努力获得肯定,也争先恐后报名参与班级活动。课题组有一班主任带领班级参加区吟诵比赛,全程都是家校共同合作,又一次展示了家校共育的成果。在学校,老师精心指导,回到家,家长督促孩子们背诵、吟唱。在家校的全力配合下,他们以一首《诗经·蒹葭》荣获区吟诵比赛一等奖。
        课题组另一老师所带的班级,开展《弟子规》背诵比赛活动。10个家长作为评委参与活动,从制定评分标准、制定实施细则、星级评比颁奖全程参与。比赛中,家长是一对一的面对每一个学生,耐心听完每个学生的全部背诵。

对参与活动的40名同学一一点评、按照评分标准打分,最后评出6名五星、10名四星、15名三星“背诵之星”,并且现场颁奖,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兴趣。这样大型的活动没有家长的参与,活动不可能开展。
        三、挖掘家长资源,助力各项活动
        家长数量是学生数量的倍数,家长来自四面八方,从事各行各业,是一个庞大的资源群体,立足学校教育实际,挖掘家长资源,建立家长资源档案库。激活家长资源,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丰富教育活动、融洽亲子关系、提升家校共育效果具有 重要的促进作用。
        1、开设家长讲堂。学校根据实际,挖掘具有专业技能的家长走进课堂,丰富孩子们的课堂知识。课题组先了解有哪些具有一技之长又热心学生家长,然后与家长取得联系,家长中有牙科医生,我们就请她来学校对学生开设讲座,介绍牙齿保护的方法。。让很多有不良习惯的孩子改变自己坏习惯,懂得了如何通过饮食,注意个人卫生,来保护牙齿。家长中有华为公司的高管,我们请他来讲座,讲讲华为人怎样奋力拼搏,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
        2、开展亲子活动。一方面,可以发动家长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校内活动。如邀请家长参加升旗集会、入队活动、主题班会等,陪伴、见证孩子的成长,融洽亲子关系,增进家校合作。学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传统:入队仪式和毕业典礼,都会邀请家长参与。每年的毕业典礼,成为学校的一张闪亮的明片。
        3、家校合力,为孩子们组织校外活动
        让孩子们的成长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我们了解到有的家长认识自来水厂工作的朋友,由他组织带领部分孩子们参观了区自来水厂,让孩子们了解自来水的净化流程,了解水资源的珍贵。然后又参观了市检疫中心,让孩子们了解了政府如何保证水资源的安全性与食品安全性。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
        四、家校合力,助力优秀学生的培养。
        培优补差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后进生的提高和优秀学生的培养都离不开家校共育。有关后进生的提高在前文的习惯培养中有详细阐述,这里只介绍优秀学生的培养。家校共育如何培养优秀学生呢?课题组的几位班主任老师总结出自己的做法:家校联合、发掘潜力、创设机会,发现自己。
        比如有一班主任发现班上有个同学喜欢唱歌,于是与家长联系,决定家校努力,帮助孩子积极参加学校艺术节。首先孩子在班级初赛中脱颖而出,然后登上学校舞台,成为学校“小歌手”,孩子信心大增,家校乘胜而上,不断给孩子寻找平台,创设机会,孩子成长很快。还和著名主持人倪萍同台主持央视的一个大型节目。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小主持人。他的成长,带动了班级的成长。
        学校公众号展示了“优秀毕业生风采”,课题组几个班主任老师所带的班级,多名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家校共育,成就优秀班级。课题组几位老师都获得了“十佳班级”称号。还有的荣获“区优秀班集体”称号。
        结束语:
        家校共育工作,大有可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对教育参与的积极性的提高,家对教育质量提高的渴望,家校共育的范围会更加广阔,更有深度与宽度,更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索。
        如何使家校共育更加深入与细化,使家校共育工作更有实效,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去探索的课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