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 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矿产勘查最终的目的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本文中,介绍了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方法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固定矿产;资源勘查;勘查工作
前言
受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矿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产品需求下降,大宗矿产品过剩,导致矿产品企业受损严重,我国矿业经济也步入下行周期,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资积极性降低,资金量大幅缩水,地勘行业深受其害,改革加速已成为我国地勘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目前条件下,地勘单位无力变更体制属性,却可搞活机制。搞活机制就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地勘单位的改革,就是要打破“等靠要”思想,即废除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时效观念,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用人观念,无过既是功的功过观念。在分配制度上,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和管理骨干倾斜,要重实绩、重贡献。对特殊的领军人才,要大胆借用市场成熟经验来解决相关待遇问题。
一、固定矿产资源找矿与勘查工作的原因及存在风险
(一) 开展原因
我国的国土面积十分广阔,蕴含的矿产资源数量众多。在我国的矿产资源中,固定矿产资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蕴藏量非常多,占据矿产资源总量中的大部分比重。矿产资源主要包含两种,一种是查明矿产资源,一种是潜在矿产资源。目前,我国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种类比较多,开发的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固定矿产资源中,金属矿产是人们所熟知的一种,包含钢、铁、铝等,在钢铁行业、生产企业、建造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正是我国进行固定矿产资源找矿与勘查工作的主要原因。
(二) 存在风险
在开展固定矿产资源找矿与勘查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受到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包含多种地形及气候条件,南北方的差异非常显著,在一些固定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资源的埋藏度比较深,开采难度非常大,加之地形复杂的影响,发现固定矿产资源之后,难以进行开采,盲目开采时,会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代价巨大;第二,成本费用与亏损消耗的限制,找矿工作的工作量巨大,且非常繁杂,找矿过程中,所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都非常多,同时,还需要使用一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而有些设备的体积非常庞大,内部构造复杂,价格昂贵,由此一来,找矿所需花费的成本非常多,由于集资困难,导致找矿工作的成本费用比较少,限制了找矿工作的发展。
二、固定矿产资源找矿思路与勘查原则
(一) 找矿思路
在进行固定矿产资源找矿勘查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确定找矿思路。以往的固定矿产找矿工中,资金的有限性及勘查技术的落后性均限制了找矿工作,造成找矿形式单一,影响了找矿工作的全面性,阻碍了找矿工作的长远发展。矿区环境的复杂性比较高,在进行找矿工作时,必须要以全面优化的思想来进行找矿,通过先进科技及设备的使用,改革与创新找矿工作,提升找矿工作的有效性。
(二) 勘查原则
固定矿产资源找矿和勘查工作中,科学技术的投入为根本条件,在科学技术的作用,找矿的效率及勘查的有效性均可以得到提升,同时,矿产资源的质量也可显著增增强。当前,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勘查工作也应注重新技术的引进与使用,切实的提升找矿与勘查的效率。勘查固定矿产资源状况时,合理规划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通过整体布局、合理规划的防震,实现找矿的有效性,同时,找矿与勘查工作的开展还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从而保证找矿与勘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固定矿产资源经过长期的变迁与沉淀之后形成,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在开展找矿与勘查工作时,要充分的遵循其分布规律,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性的考虑,促使找矿与勘查工作顺利进行,提速找矿的准确性,同时,保证勘查工作的有效完成。
三、固定矿产资源找矿与勘查方法
(一) 应用恰当的勘探技术
在进行固定矿产资源找矿与勘查工作时,科学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针对矿区的实际环境,合理的选择恰当的勘查技术,提升勘查工作的效率及有效性。目前,比较常用的勘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地震勘探技术,地下介质弹性与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地震勘探技术正是充分的利用了这一差异性,对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相应进行有效地观察和分析,将地下岩层的性质与状态推断出来,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第二,化探找矿技术,近年来,地质实验室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其所包含的现代测试仪器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升级,而且一般的地质实验室中也引进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探样品的检出限成数量级的降低,而精密度则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勘查工作的工作效率;第三,复杂介质条件下的地震勘查技术,无论固定款产资源埋藏度的深浅,通过地震勘查技术,均可以实现有效、详细的探测,由此,在复杂介质条件下,可利用地震勘查技术分析地震波的类型,矿产地区的地质结构条件比较复杂时,尤其是金属矿区,通过对多种类型地震波的数学和物理模拟,保证提出的地震勘查波类型组合与世纪情况更加吻合,从而显著的提升找矿工作的准确性,也加快了找矿工作的速度;第四,航空物探找矿技术,所谓航空物探找矿技术,是指在各个区域内找矿时,利用航空快速准确的优势,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进行高空探测,比如沙漠、海洋等,其所测量的数据具有比较高的精度,工作人员通过分析数据资料,科学、合理的制定找矿方案,提升固体矿产资源找矿效率;第五,电勘查找矿技术,在进行山区矿产资源普查找矿和区域性电性调查时,此种方法具有比较高的实用性,通过完善被动源电磁法、轻便型主动源电磁法等,实现动态测量固定矿产矿区的电性,同时进行相应的信息收集,通过详细的固定矿产矿区数据资料,制定详细的找矿计划,提升找矿的工作效率,增强准确性。
(二) 加强找矿与勘查工作的管理
固定矿产资源找矿与勘查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地提升找矿和勘查工作的效率。对当前的勘查机制进行创新,积极争取国家地质勘查项目资金,保证找矿与勘查工作具有充分的成本费用,同时,将商业性的地质勘查引入进来,对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勘查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增加找矿和勘查工作的可利用成本费用。固定矿产资源勘查中,矿区的水文工作需要十分注意,勘查之前,需要对矿区的水文条件进行充分的调查,在水文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矿区的实际环境,制定勘查计划,同时,对勘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水文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预防与应对建议。
(三)固体矿产勘查方法论述
1、实地调研:不论槽探还是钻探,布置工程时都要实地调研,选择最有利部位布置。对于内生矿床,布置第一个钻孔非常重要,一定要实地调研,搞清楚矿体(或含矿带)的产状,从最有利部位(矿化较好、厚度较大,变化较稳定)布置第一个钻孔工程进行验证,一般从主导剖面(勘查线)开始,逐个验证。
2、大胆设想:要根据取得的地质资料提取信息,大胆设想矿体(或含矿带)的空间分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力。但也不能乱想乱打,开始时允许“连续三个孔进行验证”。
3、资料分析:矿产勘查应做到“三边”:边勘查,边综合整理及综合研究,边指导施工;地质编录要做到“三边一及时” (边施工、边收集资料、边综合整理、及时提交编录成果) 。也就是勘查过程中要及时整理第一手资料,编制各类过渡性及综合性资料,分析矿体(或含矿带)的分布规律,指导工程施工。
4、遵循规范:工程控制程度:预查极少量工程验证、普查数量有限取样工程、详查系统的取样工程、勘探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工程布置要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疏到密,重点突破”的原则 。各阶段工程布置应考虑后续勘查工作的衔接,施工顺序不能倒置。
5、综合勘查:在勘查主矿产的同时,对于达到一般工业指标要求、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共生矿产或伴生的其它矿产,应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