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6233019711023XXXX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会直接影响当地农田灌溉、农业发展等。本文主要对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水利灌溉管理优化的对策,希望通过提升灌溉管理水平来促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为实际基层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制度未细化、管理模式和技术落后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水资源利用率比较低,灌溉的质量无法保证,并且农民用水矛盾突出,阻碍了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因此,亟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问题。
一、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制度方面
为了保证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科学开展,需要相应制度的规范和约束。而实际相关制度不完善,未对部分细节工作明确规定,比如灌溉地区收费制度、管理范围等不明确,管理人员在实际执行过程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部分基层水利单位在农田用水管理中存在政事不分的情况,供用水方会因灌溉用水收费、水量不足等问题产生矛盾。
(二)对水利灌溉工作重视度不够
基层水利工程作为国家投资建设的具有公益性特点的项目,大多数水利灌溉项目存在重视建设,忽视管理的问题,比如水利工程后期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同时,部分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依旧应用以往的管理方法和设备,所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一方面农田灌溉所需的设施和设备不能得到定期的维护,或者所配置的设备较少,在实际抗旱防汛中因设备无法运转,弱化了水利灌溉工程自身的使用功能,给农民生产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相关人员基本利益需求无法满足,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导致这项管理工作效率低。
(三)缺乏农民的支持
农田水利灌溉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而实际管理单位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部分农民主要依靠自身灌溉经验来把控灌溉的水量和时间等,因农田灌溉不合理,影响农作物生长,降低其产量。同时,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农民所获取的经济效益有限,且具有一定的延迟性,部分农民选择务工来获取经济效益,大部分农田被荒废,水利工程在农田灌溉方面的作用被弱化,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目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缺乏农民的支持。
二、解决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细化
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制度的支持,应对现有的相关制度进行细化和补充,明确划分工作职责、用水设施损坏赔偿等问题,以宣传的方式让用水户了解灌溉管理制度、收费标准等内容,使其认识到破坏灌溉设施应受到的惩罚,能够主动地配合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如果部分村民出现违规灌溉的行为,应给予相应的惩罚,对其他群众起警示作用。另外,还需要引导村民节约用水的意识,促使灌溉用水利用率提升,发挥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作用。
同时,为了提高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水平,应对以往管理方法进行优化,根据农田灌溉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灌溉管理模式,比如对于水管单位而言,应做好供用水工程设施日常运营、维护工作,按照农田作物的实际需水量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对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记录;农田灌溉的实施工作由用水协会来负责,尝试应用水票管理模式,比如水利管理部门根据用水量的相关数据提前预售水票,在实际用水中使用水票抵扣水费。同时,政府部门应邀请农业专家对当地气候、土质等进行分析,选择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耗水量少的作物,确保当地水资源满足农田的灌溉。
(二)更新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和设施
农田水利灌溉项目实施的本质是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生长环境,促使农作物质量和产量提高,体现出农业生产的意义。为了解决以往农田灌溉水资源短缺,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的问题,可以尝试应用新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用水量进行合理化灌溉,比如借助传感技术来分析农作物生长、土质等情况,依据所计算的农作物用水量来确定农田水利的灌溉量,然后利用相应的灌溉设备进行灌溉。
同时,为了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实施效果,进一步通过传感设备、分析仪器深入分析农作物生长情况,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来预测农作物生长状态。与此同时,在对土地、农作物生长周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自动化灌溉设备对其自主浇水、施肥,促使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朝着自动化、便捷性等方向发展。此外,针对目前农田水利灌溉资金缺乏导致的设施更新慢,维修工作未落实以及人员工作积极性低等问题,国家和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比如使用新型灌溉设施来替换老化、陈旧的灌溉设施和设备,做好灌溉实施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农田需水阶段各类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并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应用新型灌溉设施,达到水资源利用率提升的目的。
(三)增强村民参与积极性
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开展,还需当地村民积极配合,比如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的力度,使村民认识到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的价值和意义,愿意配合管理人员开展灌溉管理工作。对于管理单位而言,可以设立专门的宣传部门,以多样化的方式向村民宣传和讲述农田水利灌溉基本知识、技能,对农田灌溉的时间、水量等进行合理控制,并且当地基层水利灌溉管理人员,应深入一线了解当地农田灌溉实际情况、农作物生长规律等,选择最佳的灌溉时机,通过与当地村民交流了解农田灌溉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农田灌溉问题解决方案,与当地村民相互配合、参与,促使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增强村民参与积极性。
三、结束语
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充分发挥基层管理人员的作用,深入一线来了解当地农田灌溉面临的困境,多渠道筹集资金对水利灌溉设施进行完善和更新,在满足当地农田灌溉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盛斌国.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6):116-117.
[2]薛奔.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蚕业,2021,55(03):83-84.
[3]王鑫.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实用技术,2021(03):181-182.
[4]何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0(1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