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探析 杨朋生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杨朋生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植被面积正逐年减少,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禁止滥砍乱伐、增加植树面积已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森林危机。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林业和园林局  5109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植被面积正逐年减少,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禁止滥砍乱伐、增加植树面积已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森林危机。林业生态工程技术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主要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工程技术,能保护、改善及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关键词:新形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探析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然而我国林业产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导致开发出的森林资源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违反法律法规,肆意砍伐树木,不仅严重阻碍了林业产业健康发展,还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限制了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缓解森林资源短缺现状,同时充分发挥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协调好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
        1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相关概述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林业生态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综合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将生物学、林业学等学科知识有效融合起来,并以此为基础和条件,创建能够以保护林业资源为中心的生态环境系统。而且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将植物保护、动物保护与社会效益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实现保护林业生态资源的重要目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在充分落实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保护生态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下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其本质是为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终极目的。新形势下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要深刻认识到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不仅是为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而且是为了保护林业生态资源,从而实现林业资源和人类需求的配合,进而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而且林业资源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把经济效益反馈回社会,实现共赢的局面。
        2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探析
        2.1增加林业建设资金投入,扩大林业建设规模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在林业建设具备足够的资金后,要大量引入专业技术人员,高效完成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同时,要明白足够的资金并不代表会更快、更好地进行生态林业建设。在林业建设中,相关管理人员要成立资金详细专项,保证每分钱均用于生态林业建设中,确保物尽其用。此外,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引入先进的营林技术、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设备,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应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不断地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推进生态林业工程建设。
        2.2防护造林技术
        传统林业开发中存在不合理开发的现象,使部分地区植被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若不对其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必定造成继发性的水土流失等问题。所以,为将生态污染予以有效控制,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及安全,必须将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予以充分应用,将植被恢复及立地造林工作提上日程。例如,湖北武汉生态防护林工程通过建立大规模、高标准的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高效经济林提升森林覆盖率。在具体计划实施中,在工程两侧分别种植15排林木以上,其主要原则上单侧宽度不能低于50m。在种植模式上,以高大乔木为主、合理把控苗木,使用全冠造林,以此增加常绿树种比例。立地造林能够有效解决地区植被破坏问题,促进人工林区植被恢复,将所处地区生态环境予以改善并取得持久发展。
        2.3应加强观念建设,鼓励全民参与
        推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应加强观念建设,鼓励全民参与。首先,加强宣传,让全体国民都明白生态保护、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态意识,一起加入到生态林业建设工程中。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划中,为生态林业工程提供足够的资金、人力、物力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应完善保护和建设生态林业的相关法律体系。在森林执法与立法等全环节、全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建立相关法律保障,坚决打击林业生态工程中存在的违规与违法现象,严格控制森林执法过程,维护法律尊严,最大化发挥法律的效用。
        2.4视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林业部门及有关部门要重视根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明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关人员的责任,根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责任法人进行确定,让这些法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实施、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及总策划进行有效管理。另外,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要重视筛选信誉度较高、资质水平较高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建设,有效保障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所在的林业部门要加强造林绿化技术指导,要重视保证林业生态工程栽植的质量。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林木的调配力度,进而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效益。
        2.5科学调整林业经济结构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林业生态建设规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保护好自然林地,尽可能维持森林的原始状态。其次,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木生长需要一定周期。各地区需要落实封山育林政策,明确划分山地,避免当地群众过度砍伐森林资源或放牧,从而为林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再次,应建立生态工业生产链,一方面能够提高林产品综合价值,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林业资源的附加值和利用率。最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自我国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以来,环境保护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好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
        2.6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植被恢复技术
        我国土地辽阔,各个林业工程存在差异,其中必定存在部分立地类型对植物生长要求严苛,所以需采用相应技术将其予以改善,提升植被覆盖率。例如,湖北的林农交错区、亚高山林过渡带、三峡水库消落区、丹江水库库周等,均有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特点,应根据其特点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①以该地区森林生态结构、格局、生长、更新动态为基础,采用植被恢复及立地特殊造林技术,将植被予以恢复;②在植被恢复后,根据初始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年降水量等确立植被恢复进程中土壤有机物分解速率与土壤深度变化关系;③掌握自然过程及人类活动对植被及土壤的影响,如人工植被重建等,发现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来源,根据各项数据结果整合分析,将消落区具备高草木植被的覆盖土壤予以恢复。
        结语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建设生态文明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响应国家提倡“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深刻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要改变以往传统观念,重视生态林业建设,提高营林技术,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路雪松.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6,2(8):56.
        [2]莫介顺.林业生产与生态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乡村科技,2019(18):74-75.
        [3]张鹏.论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8(10):106.
        [4]胡建硕.对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的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19(3):97.
        [5]吕砚.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研究[J].民营科技,2018(1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