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养路机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博
[导读]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铁路跨越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呼和浩特工务机械段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铁路跨越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铁路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对新建线路及既有提速改造,重载线路,线路养护维修等对大型的养路机械的需求急剧猛增,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探讨大型养路机械的新发展模式,以适应铁路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成了铁路养护部门研究的课题。我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型养路机械;可持续发展
        大型养路机械主要是指养护、维修、整修铁路线路的机械设备,包括线路道砟清筛、线路道砟捣固密实、线路道床稳定、线路道床整形等设备。大型养路机械已经成为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就需要探讨大型养路机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大型养路机械发展问题分析
        大型养路机械的管理、维修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在目前的管理维修上存在着一些为,从而影响了大型养路机械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管理薄弱。管理是大型养路机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随着我国大型养路机械的数量增加,以及一些机制的改革,使得对大型养路机械的管理存在着诸多的漏洞,甚至形成资产流失等问题。有效的管理在大型养路机械发展上是极为重要的。管理不当,可以造成机械的无意损耗,加速了机械的折旧率。
        第二,维修任务艰巨。大型养路机械的维修就是对其发生的故障的迅速排除,从而更好地将大型养路机械重新投入到使用当中。这样,才能更好提升机械的使用率。但是,当前的维修任务重,机械得不到及时的专业维修,机会使机械的实用寿命大大受到影响。
        第三,人员配备不合理。大型养路机械管理维修上,行政人员数量较多,比例较高,而专业技术人才、研发人才则存在着不足。这种不合理的人员配备,无疑就影响了大型养路机械的可持续发展。行政人员的比例过高,不仅增加了行业运作成本,也容易造成官僚化,降低对大型养路机械研发、管理、维修等方面的滞后。
        第四,自主研发创新不足。大型养路机械的研发和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当前我国在大型养路机械上的创新能力不足,很多的技术难题都还没有很好的克服。技术攻关,才能更好地促使大型养路机械产业向高深推进,更好地服务当前养路任务的需要。
        2、大型养路机械的管理现状
        2.1大机操作人员的素质
        首先,由于大型养路机械的迅速发展,原有的设备技术人员已达不到大机扩充的需要。同时,激烈的人才竞争,导致有的单位招不到大机所需的大中专毕业生,有的即使招聘到位,但到达施工现场,看到我们艰苦的施工和生活条件,也不能安心基层工作,或抽调机关,或改做其他工种,有的在某方面确有才能的技术人员则因为铁路系统的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大而跳槽或考研走人,从而造成了大机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并进而引发大机操作队伍的不稳定。
        其次,现有大机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有待提高,技术人员的培训不及时,信息不畅通等,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设备更新的需要。操作人员对大机一系列的构造原理、运用保养等方面的掌握有待提高,在施工作业、调试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急需培养,从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紧急故障处理不力或不会处理,造成施工晚点和不利影响,人为因素降低了大机的作业效率。


        2.2大机检修能力的配置
        随着各段大机设备的不断增加,最初配置的检修场地、设备、人员等逐渐不能适应大机的检修要求,检修设备的不全和检修功能的不完善,使得大机的检修计划顾此失彼,往往是哪台坏了修哪台,尤其是设备冬检期间,检测设备的缺乏,检修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造成了一些大机故障无法检测或检测漏项,给大机的使用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同时还存在检修时应换的零部件未换,应探伤的部位没探等诸多问题,致使大机的检修工作不彻底。
        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任务繁重,但大机的保养和检修却不到位,设备过早出现老化现象;有的单位配件储备量不到5%,材料的管理大部分业务仍采用手工管理方法,较多的车型使车间管理的配件种类超过8000余种,规格复杂,收发频繁,造成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过大,工作效率不高,延长了材料的供应时间。而对于不常用的配件,难以做到及时准确的汇总,不能随时了解用料的动态情况。从而导致了检修储备的不合理,达不到机械设备的检修条件。
        3、大型养路机械可持续发展策略
        首先,重视机械管理。坚持对大型养路机械实施专业化的集中管理、配套使用。这依然是确保大型养路机械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2]。专业化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维护机械的实用,及时地排除故障。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实时监测到大型养路机械的工作状态、所处环境,形成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另外,需要明确各个环节的管理职责,将责任落到实处,如机械的日常管理、机械的操作管理等等,形成全方位的管理架构。
        其次,增强维修力量。加强各机械段已形成的大型养路机械检测队伍建设。这是应对艰巨的维修任务的重要办法,就是要扩展维修队伍,加强对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检测,从而形成良好的机械持续实用。维修不应以“事后维修”为主导,即出现了机械故障之后的维修,而应该重视度日常状态的“检修”。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地排除故障,避免一些重大的甚至是致命性的故障出现。从“维修”到“检修”的转变,促使了维修立场的变化。
        第三,合理配置人员。针对当前的人员配置问题,在大型养路机械可持续发展上需要大力增加专业技术人才;裁减行政人员数量。形成合力的人员层次梯队,从学历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着手,促使各个铁路部门对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使用的专业化水平。人员配置的优化,将从更为专业化的角度提升大型养路机械发展问题,能够对机械的未来发展有更为清晰而专业的把握。如相关部门在机械的采购上,就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把关机械的质量,以购买到优质的机械,从而为本单位大型养路机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加大科研创新。国家要鼓励技术创新,对大型养路机械的技术创新要给以资金支持,从而不断地推进我国大型养路机械产业的换代升级。大型养路机械的创新,就是在专业人才的培养、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创新环境的建设、研发团队的培养等等方面着手,从而加速大型养路机械创新研发的速度,并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转为现实的机械制造,使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更迅速。要加强产研结合,将相关科研教育结构与现实企业单位对接,提升研发产品解决现实问题的力度,研发的产品确实可以对机械作业问题有益处。研究人员要深入到工地实际,找准养路环节的难题,加强对相关专业疑难问题的攻克。
        结语:
        大型养路机械是集运行、施工、检修于一身,所以如何管理好这些设备,不仅关系到设备本身的寿命,而且直接关系到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单位的生产计划、施工质量、市场信誉、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要用好、管好这些大型养路机械,人的因素是关键,这在部、局和基层站段都有着同样共识。当代高速铁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了加速装备大型养路机械的迫切性。
        参考文献:
        [1]任虎,王琨.铁路养路机械发展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5,000(008):246-246.
        [2]刘昌金.浅谈大型养路机械的可持续发展[A].养路机械化学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论文集[C].东方企业文化,2015(11):317.
        [3]刘宝平.浅谈大型养路机械的配套发展[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000(010):207-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