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52119910819XXXX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以高速公路道路桥梁施工与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为主要工程模式,道路桥梁工程对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但从当下道路桥梁使用情况来讲,其施工技术仍需不断优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存在诸多病害类型,为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良好的交通环境,需要采取科学的施工处理技术,优化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道路桥梁工程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当前建设越来越频繁的工程项目,提高其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以便于满足经济建设需求。道路桥梁工程病害的出现与施工技术要点控制、施工理念、施工质量等均具有相关性,为保障我国道路运输安全性,需要持续对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进行研究分析,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应用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为我国道路桥梁交通网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1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工作的重要性
道路桥梁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方便交通通行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为保障我国经济建设和物流运输的高效化,则应当正确处理工程病害,提高整体建设质量。而通过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充分解决桥梁裂缝及沉降等问题,从而提高其使用性能,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工作,也有利于保持道路桥梁的外观良好,打造舒适的行车环境,维持较好的承载力,发挥道路交通的基本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道路桥梁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1]。
2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
2.1混凝土裂缝
道路桥梁工程病害以混凝土裂缝最为普遍,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道路桥梁结构性能具有一定的威胁。根据裂缝方向的不同混凝土裂缝可分为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因素较多,以结构性因素与非结构性因素为主。不同大小、深度的裂缝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影响各不相同,但裂缝越宽、越深,其对道路桥梁质量的影响越大,一旦发现混凝土裂缝,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结构性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剪力与弯矩所导致的,剪力与弯矩作为受力因素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力的不平衡所导致。为保障道路桥梁的稳定性,施工人员会对桥梁受力点进行分析,并进行技术操作,但在此过程中受地基因素或桥梁自身拉力变化的影响,桥梁混凝土会出现结构性裂缝。在结构性裂缝无法进行加固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混凝土施工返工。从非结构性裂缝来讲,此类裂缝对道路桥梁的影响较小,主要是由于施工质量、施工手法、混凝土配比所导致的,其中施工环境温度变化造成的混凝土体积收缩与膨胀是导致非结构裂缝的主要因素。
2.2地基沉降病害分析
(1)施工环境复杂性的影响。因为道路桥梁工程基本为露天施工,周围环境对施工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很难控制地基施工质量。另(2)设计原因。施工人员对地基的操作主要是依据设计图纸和要求而开展的。如果设计方案中对地基处理的规范不完善、材料选用不合理、施工防范不科学等,也会导致地基质量受损,从而引发后续不均匀沉降现象。(3)施工因素。施工技术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对地基沉降具有直接的影响。一旦施工人员未按照相关标准开展作业,就会出现违规操作,比如偷工减料、工序颠倒、粗糙施工等,均会促使道路桥梁的地基稳定性和安全性面临威胁,其是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2]。
2.3承台蜂窝、麻面病害分析
当前道路桥梁在施工中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其在承台部位很容易出现蜂窝和麻面病害。
其一般是因为混凝土构件的表面缺少水泥浆,导致骨料之间出现大量不规则的凹点,特点是大小不一、分布不均。主要产生原因则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砂率偏低而集料粒径较大等;如果混凝土在拌和工序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也会导致蜂窝、麻面现象的发生。此外施工人员对振捣工艺控制不严格,也是形成病害的主要因素,比如振捣时间过短、排气不足等;在浇筑工艺开展时,如存在漏浆、目标表面整洁度不够、湿润度较差等情况,也会产生蜂窝、麻面、裂缝、气泡等病害。
3道路桥梁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3.1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混凝土裂缝以结构性裂缝与非结构性裂缝为主,为强化道路桥梁质量,公路养护部门在发现混凝土裂缝后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道路桥梁混凝土缝隙进行修整,防止裂缝的延伸。在技术条件较高的情况下,可采用技术设备对混凝土裂缝的深度与桥体结构进行检测。在对道路桥梁进行混凝土裂缝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裂缝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并对桥体进行全面检查,以保障裂缝处理的全面性。对于细小缝隙以水泥为主要材料进行填补,填补过程需要保障水泥填补的密实性。水泥并非唯一的缝隙填补材料,具体填补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3]。
3.2桥梁破损修补
在对桥梁中破损较为严重部位进行处理时,应将该部位松动的混凝土全部凿除,使其露出骨料,并对裸露在外的锈蚀钢筋进行除锈,用微膨胀水泥浆作为界面剂,通过环氧混凝土进行修补。对修补的部位进行凿毛,用清水对混凝土基面进行清洗,从而使基面达到清洁、干燥的要求;按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对聚合物砂浆进行拌制,随后在缺陷部位涂刷一层。当缺陷修补好后,用钢丝刷将混凝土接缝处的浮浆去除掉,并以清水进行冲洗,晾干后抹环氧树脂浆液进行封闭。桥梁破损部位修补完毕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其中环氧砂浆的抗压强度应达到规定值,混凝土表面应坚实、无油污,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部位应无裂缝且外观平整,钢筋表面也应无锈蚀的迹象[4]。
3.3做好基层地基施工处理
为解决道路桥梁基层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质量问题,则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合理控制地基的填土厚度。再按照路面平行线的分层厚度来确定填土标高,有利于防止路基发生变形和沉降;针对软土地基部位,可采用置换法更换土质,改善原有土体性能,以加固基层实现稳定性提高。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合理处理新旧填土工艺,则应当控制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确保填土压实度与设计标准相符合,尽可能规避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在处理基层地基沉降病害时,还要加强施工规范,根据质量目标和操作规程制定明确的夯实标准、机械压实标准等。并指导施工人员采用分层夯实技术,提高基层地基施工水平[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属于威胁道路桥梁使用安全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导致道路桥梁病害出现的因素较多,不同的桥梁病害所使用的施工处理技术具有差异。为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年限,应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进行强化,以病害处理技术与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为辅助措施,进而保障道路桥梁工程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官超.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13-114.
[2]杨润萍,李婷峰.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91.
[3]王大鹏,杜晓龙.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门窗,2019(22):130.
[4]毛伟.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地产,2019(22):138-139.
[5]赵金宇.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