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与 对策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杨建伟
[导读] 摘要:新形势下,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在日常出行中逐渐增加了汽车的使用量,在很大程度上对公路承载能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身份证号码:13053319930114XXXX
        摘要:新形势下,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在日常出行中逐渐增加了汽车的使用量,在很大程度上对公路承载能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现阶段,部分公路路基路面在运行应用过程中受到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的现象,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对策,保证公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常见问题;对策
        公路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和我国交通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直接关系。部分公路经过长时间的应用,产生了裂缝等多种问题,对行驶车辆的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分析该工程改扩建设计问题和对策,保证公路路基路面安全性能,更加符合新时代安全通车的实际要求。
        1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意义
        公路项目改扩建的实际效果直接关系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提升其设计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工作开展,包含多样化新型设计理念和技术,提升设计科学完善性,增强其承载力,提升路面施工安全质量。该改扩建公路项目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不断增强路面自身的强度和负荷能力,进一步保证项目运行中的安全可靠性,最大程度的避免公路路基路面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防止对该工作顺利开展产生不良影响,出现损毁现象,对项目后期使用运行安全产生威胁。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提升,实现项目整体使用期限的有效延长[1]。公路在使用运行中容易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如在恶劣天气、车辆超重等多种现象,增加了公路路基路面出现变形损坏的几率,造成其产生沉降等多种问题。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自然气候等环境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保证设计工作开展的适应性和科学合理性,防止出现沉降等现象,有效解决项目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病害,提升行车安全性。
        2改扩建公路项目设计问题
        2.1缺乏完善线形设计
        设计人员在现实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有效预测交通实际情况,增强预测结果的准确合理性,提升项目显示宽度、承载力等多个方面有效实现理想设计目标,进而促进施工工作正常顺利开展,提升建设质量和效率。部分设计人员在优化改扩建设计时,大多过于重视施工建设进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设计全面实用性和规范性的考虑,造成项目后续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多种类型的施工问题,造成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存在问题和不足,影响人们出行环境。
        2.2路面加宽和拼接问题
        相关主管部门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改扩建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其加宽和拼接工作,当作设计和施工建设的关键内容。但是,部分设计人员在实践优化工作过程中,对项目标准和工艺技术没有进行明确,在加宽和拼接的施工操作中,产生较多类型的问题,导致路面拼接存在严重的不合理规范性,不能有效保证其拼接安全质量,难以符合公路改扩建的实际需求,同时对项目使用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隐患。
        3改扩建公路项目设计对策
        3.1工程概况
        S公路全长215.708千米,路基宽25米,是全封闭和立交、双向两车道公路,项目投资43.32亿人民币。S公路的施工建设对周边沿线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积极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各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不断增加了交通量,同时大幅度增加了大型车行驶量,降低了S公路技术标准。因此,我国需要对S公路进行改扩建,提升公路服务水平,以下是S公路改扩建中路基路面设计存在常见问题的针对性有效对策。


        3.2路面结构设计
        相关设计人员对S公路改扩建项目的路面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多种施工技术,实现路面结构设计优化和完善,保证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全面提升路面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保证项目顺利高效的进行。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共振碎石化新型施工技术,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经过共振锤头将混凝土路面进行破碎,同时加强共碎石化结构的安全稳定性,优化设计路面加铺层,凭借共振原理,促进混凝土路面和破碎设备出现共振现象[2]。碎石经过破碎之后,粒径较小,能够构成互相嵌挤的固定结构,对路面结构具有理想的完善成效。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认识到路面结构优化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采用多元化施工技术和工艺,全面有效的增加公路路基路面强度、承载力。更加符合当地行车的实际要求。
        3.3路基路面局部设计措施
        ①S公路由于当时设计和施工受到相关条件的限制,同时在实际应用运行中受到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出现多种质量问题,需要进行改扩建。S公路工程进行路面加宽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用填方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路基填补管控的实效性,科学合理的分配填补施工原材料,更加符合路基路面特殊位置改善设计的实际需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重填料样品材料的检测工作,保证填补材料的使用功能,各项参数符合S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要求,最大程度的降低新旧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几率,避免出现各种不用类型和程度的施工问题。工作人员填方处理结束之后,需要结合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选择压实工艺,对每个位置的填土压实进行有效保证,同时促进S公路承载力符合项目设计要求,进一步保障项目建设安全质量。
        ②设计人员对S公路路床进行设计完善过程中,需要规范选择原由结构中、填料水、石灰比例配置等,保证路床应用成效的改进和优化,进而对项目后续应用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有效保证。设计人员需要保证路床结构厚度在相应标准的控制范围之内,同时保证施工基本材料的抗压功能,运行强度符合S公路改扩建项目的设计需求,提升其运行性能。另外,设计人员需要全面管控结构物处理方式,保证S公路改扩建项目顺利高效的完成,为其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信息数据支持和保障。工作人员开展垫层处理工作的过程中,对复合地基进行设计过程中,可以选择集中调整的形式进行处理。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应用碎石垫层结构,对通道地基进行处理,全面提升其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实现项目改扩建的实际效果。
        3.4完善排水性能设计
        设计人员对S公路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对项目集水坑具体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全面发挥其重要应用作用,保证雨水的渗透成效,最大程度的减少雨水流入路面路基缝隙现象的发生,提升其性能的安全可靠性[3]。设计人员需要对S公路原有旧路肩、边坡防护等全部拆除,合理设计排水沟具体位置,促进项目施工排水保持通畅状态,防止对原有水系产生不良影响,提升公路的排水性能。另外,设计人员设计公路过道和涵洞等位置的排水结构时,需要合理设定泄水槽,防止出现积水现象,对工程后续使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规范设计排水系统,同时可以引用混凝土预制块结构做好相应的排水沟设定,提升其排水能力,完善S公路整体的排水系统,进而有效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结束语:本文主要阐述了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必要性,分析设计工作开展中常见的问题,同时主要结合S公路改扩建项目,探讨路面结构设计、路基路面局部设计、完善排水性能设计的对策,提升设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保证公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班晓军. 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 城市建筑, 2020, 368(27):183-184.
        [2]涂定君,于翠芳. 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措施分析[J]. 交通世界, 2019, 512(26):63-64.
        [3]安靖,范瑶,孙文静. 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措施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 2020(2):218-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