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胡发东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胡发东
[导读]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有利于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新疆五家渠  831300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有利于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与探索节水灌溉技术,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策略,可为农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就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施工技术
        1引言
        目前,全球农业用水量约占水资源消耗总量的1/2,但我国的农业用水量占比远低于该比例,原因是国内水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衡,水资源无法满足生产生活需求。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生产用水和民生用水量持续增长,农业用水量却在不断下降。而在农业灌溉中引入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农作物耗水量,同时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施工技术
        2.1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主要包括微喷、滴灌、脉冲灌溉等,需根据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灌溉周期合理选用微灌技术。在普通的温室植物栽培中,常用微喷或滴灌技术。在灌溉区域内安装供水管和灌溉设备,可以将养分和肥料利用水的重力,通过管道整合灌输到农作物根部区域,以完成灌溉工作。相对于其他灌溉技术,微灌技术不但节水效果好,而且可以显著减少水分渗漏和蒸发,同时设备结构简单,总成本低,可明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2喷灌技术
        所谓的喷灌技术,实际上就是基于水泵产生的压力于管道、设备等进行灌溉,强化提升灌溉作业的性能和成效。喷灌技术能够降低人力、物力资源方面的应用投入,可以对农作物表面进行均匀喷洒,实际作业成果较好。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喷灌技术划分成为固定管道形式的喷灌以及移动管道形式的喷灌。其中,固定喷灌方式的实际应用较为容易,具有一定的生产成效,但也存在较为突出的缺点,就是早期投资较多。而移动喷灌技术的早期投资较少,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强度大且生产效果较低,因此作为农业工作者,可遵照灌溉农业中农业灌溉喷头的实际需要进行具体选择。
        2.3低压管道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是对传统明渠灌溉的改善,是一种将水压控制在0.2MPa以下的灌溉方式,不仅能够保证水管道的安全运行,而且能够减少土地占用面积,提升输水速度和灌溉率,降低灌溉工程的耗能。相对于明渠灌溉而言,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的应用更加灵活,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需要进行管道敷设,是当前应用比较普遍的节水灌溉模式,特别是蔬菜种植农田的灌溉。一般需要选择硬塑或者金属管道,保证管道能够有效隔离水流,防止水分蒸发,从而降低水资源运输过程中的浪费。
        3灌溉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规划设计科学性有待提高
        规划设计是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确保农田灌溉工程整体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但从实际看,具体规划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规划设计未紧密结合实际需求,部分规划设计人员单纯地依据自身经验开展工作,并未对工程所在区域进行全面分析,未因地制宜,进而导致设计不合理,一方面导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对灌溉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3.2不注重后期管理维护
        目前我国农田灌溉工程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会缩短工程具体应用寿命。建设农田灌溉工程对工艺要求高,应控制好建设质量,重视后期管理维护,这是确保工程效益充分发挥的保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灌溉设备在长期应用期间发生损坏,维修不及时,老化失修问题较为严重。


        4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4.1强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
        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结合节水灌溉的特点,综合考虑农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所建的示范项目与当代高效节水灌溉标准相符。项目选址时应按照以下标准:优先选择水资源比较短缺,且进行二次灌溉很难的区域;选择经济发展良好,且经济类作物较多的地区;选择人们生活水平较高,思维较活跃,对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给予大力支持的地区。
        4.2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农业水利规划属于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可减少能源资源消耗、节约更多成本,便于有效管理,更能够强化提升灌溉成效。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应适应既有河网范围,选择合理的位置,并且积极应用现代化的农业灌溉技术手段。在现代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中,节水灌溉相关工程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对水资源节约也提出了更多要求,需要协同相关专业进行全面完善。不仅要对灌区节水技术进行充分了解,并且要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灌溉作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仅能够让农业生产者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更能够奠定“三农”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4.3加强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的研究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农田承受压力持续增加。在农田灌溉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还需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进行深入研究,在现有的节水灌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损耗。首先,在农田灌溉积水方面,需不断更新,关注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尤其是要对当前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行分析,对水资源利用率的可优化程度进行预测,并且做好水质优化处理,促进灌溉工作持续发展。其次,在节水灌溉设备的研究方面,应该要从提高设备的性价比着手,尽量降低设备的成本支出,提高设备性能,让更多农户能够购买灌溉设备,应用灌溉设备。同时要结合各地的农业生产需求,对设备进行一定地更改,以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情况。最后,继续扩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尤其是相邻区域,可以采取综合管理技术,促使新技术、新设备相互补充应用,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4.4实行高效节水灌溉分区管理
        要想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挥出最大的功用,对农田的高效节水灌溉活动进行分区管理同样十分重要,例如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气候特征,利用日平均气温和同期降水量来确定区域的湿润程度,结合山地、平原、盆地等的地貌特征以及当地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来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划分明确的区域,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工程建设的质量,也能使节水灌溉设施发挥出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
        5结束语
        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为高效节水灌溉创造了条件,面对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相关单位要积极利用现代灌溉科学技术,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研究,并积极利用原有的农田灌溉设施和现代化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农民熟练运用最新的农田灌溉技术并借助培训掌握相关设施的维护方法。只要因地制宜地应用最新的农田灌溉技术,就能使此项技术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鹏飞.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实施要点[J].乡村科技,2020(06):125-126.
        [2]徐建明.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湖北农机化,2019(19):64.
        [3]金欣.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J].河北农机,2019(09):45.
        [4]牛树田.浅析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22):109-110.
        [5]陈维民.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3):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