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付琪1 潘晓文2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企业作为经济主体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果实。
        1.3707851990****XXXX;2.3707851986****XXXX
        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企业作为经济主体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果实。但多年以来,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并获取更多利益,不惜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环境污染,这样的发展无疑带来了惨痛的代价。因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阐述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问题,来推动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关键词:企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共赢
        我们必须要自觉树立和践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经济发展中,企业的发展是重点,而生态环境保护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点,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发展和保护通常是两个对立面,但两者也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也就是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刺激生产发展,反之,也可在实现一定阶段的发展成果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发展和保护要辩证统一地看待。因此,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以绿水青山、环境宜人的发展作为健康的发展。
        要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而环境保护则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条件,所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必须要注重环境保护。为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了许多调控措施,制定法律法规,从严处理不规范的企业生产活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GDP的实际增速,但通过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模式,力求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从长远看来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1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1企业发展影响生态环境
        在现代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企业因此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也在开发资源过程中造成大量的浪费,这一严重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在社会发展中,企业作为主力军,它是以盈利为目的,主要目标在于以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来促进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当前许多企业了为达目的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出现不良的循环:企业先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而后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但企业往往在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这一程序上方法不当或直接忽略,让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继而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这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因素考虑比较欠缺。而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来处理污染物,这会明显降低企业所得利润。此时,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并随着经济利益最大化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促使两者形成相互矛盾的对立关系。
        1.2环境问题制约企业发展
        在社会发展到一段阶段,环境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出来,人们开始积极关注环境问题。目前来看,大多数消费者对企业的环保水平比较重视,更多消费者青睐环保型企业,这是大势所趋,相应的环保型企业获得的收入也会更多。那么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以良好的环境为重要前提,这对资源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均适用。对于资源密集型企业而言,资源获取是基础和保障,如果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导致无法获取大量的资源,那么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甚至难以生存。因此,企业要想实现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以适宜的生态环境为基础条件,保证有足够的原材料可供生产。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国家繁盛、人民富裕。美好生活的创造不可缺少环境因素,即使拥有更多的钱财也换不来良好的生存环境,人类难以在水土流失、资源缺乏的恶劣环境下生活,必然会将其抛弃。另外,企业发展是基于供、产、销的良性循环上的,一旦产生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不利因素,企业发展必将受到严重的阻碍,甚至遭受灭顶之灾。而造成环境恶劣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发展的不充足以及采用了不正确的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贫困地区,人们环保意识不强,为了脱贫致富往往会采取野蛮粗暴的方式来破坏资源,不仅无法实现长久的经济发展,并且会对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更不用谈环境保护了。


        2企业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措施
        2.1兼顾综合效益
        企业生产经营切忌近视效应,不能只看到自身获得效益,还要兼顾其他方面的综合利益,比如企业和社会、企业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效益。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企业应当综合性地考虑自身的经济行为是否会对各方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作为主要的经济体,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企业的环保行为会影响到社会大众,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2.2增强环保意识
        企业需要符合国家出台的相关环保要求,首先要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才能切实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当前,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督时,会受到时间、人才等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和经济行为进行时时监督和事事监督。因此,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是重中之重。首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达成共识来推动环保工作。其次,加入亲身实践活动,在实际情境中给员工普及环保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让大家都尽心尽力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重新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转向环保型企业发展。
        2.3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科学技术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便利,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时,也应当巧妙地利用科技手段。企业需要通过加大投入力度,重视技术创新来改善污染问题,建立健全治理污染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赏罚分明,规范自身行为,认真执行国家出台的环保政策。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惩处企业的不法行为,对于违反环境保护规定,或敷衍、排斥环保检查的企业,善用明察暗访的方式来了解真实情况,督促企业遵守环保要求。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及时更新和改造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设备,借助高科技手段,从根本上解决排放污染物的问题,同时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切实处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使其达到对环境无污染、无破坏的标准后再排放。
        2.4提倡绿色低碳经济
        当今社会尤其提倡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树立绿色低碳经济的理念是新时代企业需要适应的基本要求,该理念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应当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环保与节能为一体的生产体系,满足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中,低碳节能技术是关键点,企业要以技术更新来实现生产资料利用率的提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内容,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积极采纳和学习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先进技术,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广创新、有效的低碳技术,促进全球性的低碳经济发展。
        2.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用当前与未来的经济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企业应当向优质高效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在得力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企业自身需要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研发能力,达到高水平和高标准。企业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的转变,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自身的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并且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也大有益处,将有限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科学处理分解污染物质,减少经济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同步达到高效优质的目标。
        3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要实现共赢,必须要加大投入,把环境因素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增强企业的环保水平和能力,在提升其社会生存能力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得到高回报和高效益。践行节能减排理念,创新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来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状况,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企业效益的同步实现。
        参考文献
        [1]江若琰.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2]郑国柱.浅析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J].经济师,2018(01): 284+286.
        [3]胡明华.浅析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1):33.
        [4]李沁璇.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