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途径和措施探讨 郭世和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郭世和
[导读] 摘要:质量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非常关键。
        晨越建设项目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4
        摘要:质量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非常关键。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重要。在施工阶段,所涉及的原材料相对较多,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原材料的质量及储藏条件。如果不能对建筑材料进行科学管理,可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现在,在建筑行业,由于材料的不规范使用导致的质量问题不在少数。这些质量问题不光会影响建筑本身质量,也会影响施工设备,缩短施工设备的寿命,降低施工效率。例如在建筑过程中,选用石灰变质或硬化,就直接导致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此外,施工过程严格遵守质量控制要求,也会减轻建筑的后期维护工作负担。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引言
        建筑施工一直都是支撑社会进步的重要行业,不仅影响社会的和谐构建,而且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质量问题发生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轻者会造成人们财产损失,重者还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化管理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行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重要内容。因此,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立足问题探索更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才能真正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效果,让建筑工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
        1.1建筑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不够高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其吸收的从业人员也逐渐增多,但是专业技能较高的从业人员却不多,这就使得施工人员的整体素养还不能满足要求。对于房屋建筑的施工人员来说,他们均来自不同的地方,受到的教育程度也有差别,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导致在施工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存在技术上的差异,技术的差异导致施工问题的出现,所以使得目前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存在一些问题,这就给管理者带来了比较大的麻烦。
        1.2施工方法因素
        建筑工程涉及机电、土建等诸多专业内容,不同的专业、施工工序所用的施工方法都存在较大差异。想要保证顺利地完成建筑工程建设,合理选用施工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工艺选取、施工操作方法等都属于施工方法。在开展施工方法管理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安全性和工程质量两大方面内容。当前很多施工企业没有深入地分析施工方案,没有深入考察施工方案的安全性,更多的是重视的施工成本,导致在正式施工阶段出现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变更等多方面问题。可见,应当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加强施工方法的合理选用,确保施工方法能够和实际情况吻合。
        1.3材料方面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不同种类的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差异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材料质量不合格或存储方式不科学等,都会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例如,部分工程因为对材料的把控管理不够严格,导致部分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使整个工程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更威胁着建筑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在材料储存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材料堆放不规范、无标识牌、混堆、保管不善;材料检测不及时、漏检、错判;钢筋未按设计图纸的规定要求采购,焊接(搭接)焊缝不合格,未及时检测;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控制不严,未按规定频率取样检测;半成品构件(如预制桩、柱、梁板)未及时进行检测直接安装。这些都会给建筑工程造成潜在的质量隐患。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提高施工过程信息化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也开始逐渐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当前BIM技术、大数据等都是常见的信息化管理方法。企业可以加强引入信息化软件和信息管理人才,打造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队伍,加强整合既有的信息,将现有信息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综合办公室为例,可以通过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各个分支系统的沟通和联系,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保证各个企业能够及时高效地查看各项数据信息,避免信息传递之后或者失准问题发生,将数据信息的时效性价值发挥出来。又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工程信息的收集、整理等。
        2.2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要保证施工质量,重视原材料的质量非常重要。质量好的施工材料是房屋建筑物质量的重要保障,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和采购时,要特别注意,务必安排经验丰富且有责任心的采购团队,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关卡,决不允许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新型材料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在进行施工材料选择的时候,采购人员必须考虑该材料是不是符合施工的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则不予采购。
        2.3加强队伍建设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诸多的工种和专业,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想要保证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就要打造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施工队伍。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和监理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各个工种和部门之间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企业要合理配置和调度人员,确保最大化发挥工作人员的价值。同时,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之一就是作业队伍的科学设定,想要保证高效完成工程施工,就要对资金、人员、物料等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科学地配置。此外,企业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将全力和责任明确地划分,确保落实所有的责任全力,避免出现疏漏或者重叠的问题,对各个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加强施工中各项问题的沟通。
        2.4健全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优质管控阶段,应立足房建施工现状,根据需要精益化制定管理制度,从而规范施工行为,确保施工活动有序开展。由于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内容繁杂,所以制度逐层分解的过程中,需要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提供意见表达机会,一定程度上充实制度内容,提高制度实用性。具体来说,召开管理会议,在会议上征集意见,并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施工部门、施工小组、施工人员全面了解新制定的管理细则与管理制度,使其在施工技术运用环节以细则、制度为指导,减少随意施工、技术低效运用等现象,最终推动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活动系统化、科学化进行。为保证各项制度实效性,参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建筑实施标准改进制度内容、完善管理机制。由于施工技术质管内容存在差异,所以制度完善阶段渗透精益化理念,逐项落实岗位责任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激励奖惩制度等。对于岗位责任制,面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分配相应职责,使其以强烈责任感、使命意识执行工作任务。即便出现管理问题,仍能从责任人口中得知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问题解决方案制定中获得新思路。施工技术质量监理制度制定阶段,由施工部、设计部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结合质量管控经验,提出制度改善的合理化建议,这是提高施工技术利用率,优化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对于激励奖惩制度,其目的是调动施工技术人员的从业热忱度,通过物质激励、精神嘉奖,挖掘施工技术人员工作潜能,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稳步落实。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开发商、承包商以及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从而通过有效的体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洪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37.
        [2]肖志连.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对策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5):111.
        [3]武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0):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