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应用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周洺洺
[导读] 作为历史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支撑历史学科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周洺洺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金浦中学     535399
        摘要:作为历史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支撑历史学科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运用;运用        
        历史是严谨的,历史的学习需基于一定的真实史料的支撑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由于历史书上记载的事件大多离我们比较久远,而且那些事件都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无法有很深的体会。我们只能从一些文字材料中去寻找一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因此,在学习历史时,需要学生具备解读史料的能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对史料的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对一些相关历史资料进行解读,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不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解析题,几乎都离不开材料的阅读、分析,由此可见,史料分析的比重在试卷中越来越高。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打好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历史史料的作用,积极推进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帮助自己开展教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史料有什么作用以及应如何进一步促进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呢?        
        一、史料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意义分析        
        史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重要资料,属于史书文献中的第一手资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高中历史教学中用到的史料主要有文字、图片与音像资料等。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史料,能够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要求,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运用史料,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利用史料解读历史的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应用策略分析        
        课改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种版本教材的典型资料来弥补课程教材内容存在的不足,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史料。        
        1.充分利用多种版本课程的典型资料        
        历史教材的版本有很多种,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况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人民版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图片材料、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与材料阅读等模块,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史料,但是在“工业革命”一课中,教材在资料卡片板块中并没有深入讲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对于工业革命对手工工场的取代作用的讲解也不是很充分。因此,教师就可以对多个版本的历史教材进行整合,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为了给学生讲解科技革命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积极搜集科技层面的相关知识,包括火药、印刷术与罗盘针等,以此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火药的发明取代了中世纪的骑士,罗盘针的发明带领人们探索世界,帮助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通过大量引用史料,能有效地深化学生对工业革命意义的认识。

        
        2.利用史料来弥补课程教材中的不足        
        教材依然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由于篇幅的限制,目前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在对历史事件的讲解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只是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史料的掌握则比较有限,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及时地补充一些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实现“论从史出”。        
        在中央集权制度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材中仅仅论述了郡县制等中央集权制度的来源,由此学生很难充分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给各个阶层带来的巨大影响。教师就可以从《明史刑法志》《礼部志稿》与《中国古代通史》以及凤凰网等现代媒体中摘取一些评价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在课堂上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深化学生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解,克服历史教材中史料不足的问题。        
        3.从生活中挖掘史料        
        历史资料不仅存在于历史文献中,也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充分挖掘,从生活中挖掘到的史料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近,更容易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在地方志、影视资料、家庭收藏、博物馆、民间传说与各地的名胜古迹等中都蕴藏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教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可以对此进行充分运用。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挖掘身边的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就讲解了晋商的发展历史,通过票号的创办提供存款、放货与汇兑业务等,营业业务辐射到全国,甚至到了日本、东南亚与俄罗斯等地。为了加深学生对晋商发展之辉煌的理解,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参观晋商大院、晋商文化博物馆以及晋商当年所创办的票号等。同时通过《乔家大院》与《那年花开月正圆》等热播电视剧引导学生感受晋商当年的创业历程。        
        三、结语
        对史料的充分挖掘与利用很好地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能够打破学生固有的历史思维方式,对史料的充分利用已经成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通过充分利用多种版本课程的典型资料,利用史料来弥补课程教材中的不足以及从生活中挖掘史料,有效地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艳.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4(30):27-27.        
        [2]郁树梅.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车双艳,史风春.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109-113.        
        [4]冯小飞.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2):141-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