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覃绍奎
[导读] 地理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覃绍奎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中学   530707
        摘要:地理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围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教育要求推动地理学科改革,本文简单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的原因,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教学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主体性地位;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思想陈旧死板
        教师是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前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时,采用的方式过于死板,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学生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过分强调知识灌输,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这就导致课堂气氛相对沉闷。此外,由于教师自身教学思想相对陈旧死板,在选择教育素材时,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是过分依赖教材,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这就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无法得到有效构建,学生主体地位无法得到有效凸显。
        (二)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足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学生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目前许多学生自身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以敷衍了事的心态对待弟弟学习,错误的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对自身考试成绩的提升帮助不大。在家长功利化的思想影响下,许多学生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标学习地理知识,他们通常只关注最终的考试成绩,对学习过程并不重视,经常采用临时抱佛脚的形式,通过突击复习考取高分,学习过程中的投入明显不足。此外,还有部分地理教师自身并没有设置明确的评价标准,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依据,这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偏激认知,打击了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打造翻转课堂,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翻转课堂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之间的有效融合,为了有效凸显学生在初中地理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尝试打造翻转课堂。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根据主要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明确的课前学习任务,并推荐相应的微课素材,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能够带着明确的目标,投入于地理学习。

在脱离教师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解决力的学习问题,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从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一课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了解经度和纬度的相关知识概念,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全球主要城市的经纬度信息。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指导下,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二)创设生活情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开展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常用方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生活情境的形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初中地理的知识重难点并从中挖掘生活元素,在课程开始之前借助互联网收集图片和视频等素材,并且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冲击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地理知识。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河流》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的图片素材,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河流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展示本地区的主要河流,学生能够了解河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组织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能够极大的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4~6人为单位划分小组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根据初中地理教学的侧重点,为学生布置明确的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能够围绕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互动与讨论,从而解决地理学习中能遇到的问题。以人教版初中地理《自然灾害》这一章节为例,本次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我国常见的职能灾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交流,一方面了解灾害的成因,另一方面也应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如何防治灾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深入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并树立学生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为解决自然灾害问题贡献力量。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此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通过打造翻转课堂、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探究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地理课程学习活动中。
        参考文献:
        [1]瞿伟芳.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03):48.
        [2]杨军文.谈初中地理的主体性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8):43.
        [3]郝翠,徐亚男.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6):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