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赛洛(温州)明胶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 325411
摘要: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发,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化学剂的不正确或超标使用,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了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化学添加剂对食品的危害,提出了对是食品进行化学品检测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化学添加剂;食品安全;危害;检测方法
“民以食为天”是人们生生不息为之生存和劳作的最大生活命题,说明了粮食对人民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化学添加剂不断出现,对食物生产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部分黑心商家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违规使用化学添加剂,造成了大量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对化学添加剂的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对遏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十分必要。
1.化学添加剂的定义
化学添加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改善食物的色、香、味等,同时具有防腐作用。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主要是漂白剂、增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等。
2.化学添加剂的作用
化学添加剂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正面作用主要是提高食品的外观和内在价值,比如有些化学添加剂有防腐的作用,能够抑制微生物的产生,增加食物的保持期,避免食物因长时间存放而导致的细菌滋生;有些化学添加剂能防止食物短期内氧化变质,增肌食物的稳定性,方便食物进行储存; 有些特定元素加入食物中,可以提高人类从食物中微量元素的摄入量。
负面作用是违规使用化学添加剂造成的,例如黑心商家为了提高经济利润,违规添加亚硝酸盐、苏丹红等有毒化学物质,违背了化学添加剂使用的初衷,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正确使用化学添加剂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好的饮食享受,但是违法违规使用化学添加剂则会起到副作用,商家在进行食物生产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度执行。
3.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化学添加剂可以增加食物的颜色,改善实物的口味,提高食物的品质,从而增加销量,提高利润,出于“逐利”心理,商家往往会使用化学添加剂。但是,随着商家要追逐更大的利润,造成了化学添加剂的过度使用,甚至造成滥用化学添加剂。
3.1化学添加剂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目前,化学添加剂已经用于人们食物的方方面面,从日常吃的水果蔬菜,到酒水饮料,97%的食物都含有添加剂,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发生食物中毒的数量在200万人次以上。化学添加剂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例如养殖户在养鸭过程中在饲料中添加苏丹红,生产出所谓的“红心鸭蛋”,而苏丹红是一种致癌物质;为了延长鱼的寿命,增加鱼的鲜亮度,养殖场在水中利用孔雀石绿消毒,但是孔雀石有高残留、高致癌、高毒素等副作用;还有不法商家在玉米中使用柠檬黄和日落黄,为了给食物披上鲜艳的外衣。在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增加了人们食道癌、胃癌、肝癌的患病概率。防腐剂和漂白剂等化学添加剂中含有硫磺成分,挥发的二氧化硫是致癌的有害物质。
事故的发生部分是因为使用违禁添加剂,还有部分是因为滥用化学添加剂。违禁添加剂是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严禁使用的化学物质,有些不法商家甚至在食品中使用药品和化工原料,严重危害了人们身体健康。滥用化学添加剂是指超剂量、超范围的使用化学添加剂。部分化学添加剂是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经公告的化学添加剂,但是国家规定的食物中化学添加剂的含量,使用超过标准也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3.2不正确使用化学添加剂造成严重危害
不正确使用化学添加剂降低了食物本身的品质,使食物原本的营养成份受到破坏,甚至有些化学添加剂会和食物反应产生有毒或有害物质,。
不正确使用化学添加剂造成人的身体损伤。例如过度使用人工合成色素会造成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及哮喘等,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导致一系列的多动症状;苏丹红是印染行业进行染色加工时使用的化学添加剂,过度使用会造成人体发生癌变;不法商家在白糖中添加吊白块,这种化学添加剂中的甲醛一旦被人体吸收,会造成肺水肿、肾脏水肿等,严重地甚至会引起窒息、休克、昏迷等。
不正确使用化学添加剂降低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最终危害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商家使用化学添加剂,一段时间内可以增加销量,但是这种以牺牲商誉为代价的违规经营模式最终会使用企业自食其果,会让消费者丧失对企业产品、对企业本身的信任,引发企业的信任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4.利用有效方法加强化学添加剂检测
对于化学添加剂进行深入的毒理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研究化学添加剂灵敏的检测方法。我国目前对食品添加剂检测已经具有相对完整的体系。
4.1液相色谱检测法
该方法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属于分离分析技术。液相色谱是目前食品添加剂检测中使用较多的检测方法,相对于其他检测方法,该方法流程简便、检测效率高,大多数化学添加剂都能通过这种方法检测,具有明显的优势。核心技术环节是萃取和宣检测,通过火焰离子化鉴定器和电子俘获设备,对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进行精准定位,通过化学分析,确定食物中所包含的成分,从而判定化学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4.2气相色谱检测法
该方法以气体流动相的色谱进行检测,被测样品经色谱柱分离后,以气态分子和载气分子混合的状流出,通过特殊装置将混合气体中的浓度或流量等要素变成电信号进行测量,该信号的大小与样品中成分含量成正比。优势是高效、高速、高灵敏度、样品使用量小等特点,由于气体流动相的黏度小,传质速率高,所以能获得较高的分析效果。常常使用氮气、氢气作为流动气体,分析成本相对较低。
4.3离子色谱检测技术
离子色谱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运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利用了离子交换的原理,对阴、阳离子进行连续分离,定性定量的检测分析。它的优点是可以对浓度低的样本进行检测,所受的限制条件较少;同时,可以检测一些离子型化合物、极性有机物,并且检测的灵敏度更高。
4.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技术
该技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技术,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作用时,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的波长及强度进行分析,在波长190-800纳米的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着光的波长不同而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图,通过吸收光谱进行分析。优势是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检测,对微量元素的检测和定位具有明显优势。
结束语
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对我国的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不同的化学添加剂采取最有效最灵敏的检测方式,是提高食品安全,让人们食用安全可靠食物的重要保障。化学添加剂检测方法可以是物理方法,也可以是化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研究出更加先进的检测方法,让人们真正放心吃上安全健康的食品。
参考文献:
[1]张剑德.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检测方法探讨[J].化工管理,2016(5):260.
[2]张笑潭.浅谈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检测方法[J].食品安全导刊,2019(9):124.
[3]张彩霞.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荧光光谱法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