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华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8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增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的大额性、个别性、动态性、层次性、兼容性明显。为了实现我国工程合理利润的最大化,需要改革和创新我国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规模不断增大以及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因此,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也需要不断地进步和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以及管理理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在具体应用过程当中取得可观的效果。本文就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管理控制
引言
造价管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成本,因此此方面的管理要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等各个阶段,包括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因此全过程造价管理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工作比较繁杂,要想提高此方面的管理能力,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对各个环节的造价进行全面管理。可以提前设计造价控制方案,然后严格按照方案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在保障工程质量的过程中实现建筑工程成本最优。
1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及管理
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及管理就是对工程建设项目整个过程的费用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控。全过程包括项目筹建、设计、招投标、施工到交付使用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对应可研估算、初设概算、招标清单控制价、中标合同价、竣工结算等费用指标。其中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贯穿各个阶段,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及管理,需要造价专业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能熟练掌握建筑工程中每个阶段的费用指标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及管理方法,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进行把控。就目前而言,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主要分为两种模式。首先是需要管理建设工程的投资费用,相关管理工作者需要明确建设工程投资相关费用,并合理地预估与制定投资计划,不断完善拟定的设计方案和相关规划方法,使工程造价的总体预算有所预估,并且能够及时调整相关变动;其次是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对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价格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主要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完善造价管理工作,在进行宏观造价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条件下,具体分析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现状,根据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通过经济以及行政的手段,对工程的相关价格进行整体调控。而微观的造价管理工作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实际工程项目以及相关的建设成本进行管理。
2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及管理措施
2.1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是确保科学合理地执行建设项目的关键环节,可有效估算项目的总体预算和投资。首先,应运用现代成本分析技术,根据建设项目的基本特点、要求合理编制项目成本,通过综合分析提高成本设定的科学性。其次,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应确保决策规范、合理,应减少因估计误差引起的经济损失,确保决策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数据不完整、不准确造成经济损失。
2.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影响现代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监督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工作之一,工程项目进入设计阶段后,施工企业必须按照要求拟定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施工进度,保证施工流程、技术与工程施工工艺符合工程项目整体施工的要求。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图纸设计阶段管控水平以及工程施工图纸设计的质量,设计人员必须明确建筑工程设计的方向,合理运用正确的工程造价管控手段,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首先,设计与勘察单位必须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和掌握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数据信息,保证工程设计与质量管控工作顺利进行。也就是说,工程设计与勘察单位必须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
假如双方沟通不及时或出现信息阻塞的问题,必然影响工程设计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此外,建筑工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必须积极参与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与审计工作中,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假如工程设计变更无法在工程设计环节彻底解决的话,那么一旦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出现问题,不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还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最后,将技术设计与经济效益置于同等地位,为了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全过程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技术层面与经济层面的平衡与协调工作,才能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发挥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3施工阶段
在招投标过程中,要引入工程量清单模式,此种模式能够提高招投标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工程量清单在编制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偏差,比如实际需求超出了清单要求。所以业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反复核查清单,提高清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实施工程量清单制度之后,只要设计不存在变更,就不能够随意地调整工程造价。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工程在预算范围之内进行,同时避免出现各种偏差,保障工程项目成本最优。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物化活动、活化劳动所消耗的成本,要进行深入调查、全面分析,做好核算工作。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地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施工作业过程消耗的成本最高,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高达65%,所以对这一环节进行成本控制,是控制整个项目成本的关键。对施工作业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分析,然后结合工程造价制定出具体的成本控制策略。特别是在采购环节,是成本控制的关键,采购人员要深入了解市场、货比三家,选择合理的供应商,在保障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价格最优。施工材料运输和保管环节也是成本管控的关键,要结合工程特点、施工图纸、施工进度合理地采购原材料、科学施工,既能够实现材料的充分利用,又能够有效控制人工成本。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项目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通常实施施工签证方法。在项目实施之前会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中明确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事宜,通过合同明确了各方的责任,一旦发生风险,能够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风险。
2.4完成阶段
建设项目的建设完成后,须及时结清已完成的项目,此阶段为完成阶段。首先,须在施工前按照计划、合同,对建设项目进行全方位详细分析、检查,对项目涉及的过程、原材料和设备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执行详细的会计核算与度量,应确保账户一致性。其次,建设项目的所有施工环节和零件,尤其是隐藏结构和零件,均须严格、准确计算。检查合同标准,选择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对项目的过程进行计算,避免重复计算,减少由于计算误差引起的经济损失。
结语
总之,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体现在工程造价方面,当前很多工程项目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实现施工成本最优,往往采取的是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此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每一个环节进行全面造价管控,既能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又能实现其成本最优,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建筑企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宇强.论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J].建筑与预算,2018(4):72.
[2]陈松林.浅议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J].河南建材,2018(3):152.
[3]李斌.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其管理方案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76.
[4]樊文广,张园.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分析[J].城市建筑,2020,1730:176-178.
[5]孙亮.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0,2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