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探讨 杨运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杨运成
[导读] 摘要:在工程施工领域中工程机械作用重大意义非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支持工程机械也不断的精细化,因此,对于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以及后期维修,也相应的提升了要求,而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是工程建设行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身份证号:33071919800216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在工程施工领域中工程机械作用重大意义非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支持工程机械也不断的精细化,因此,对于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以及后期维修,也相应的提升了要求,而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是工程建设行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精准的诊断出机械的故障,快速的对工程机械进行维修,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故障诊断以及维修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机械;故障诊断;维修探讨
        1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探讨
        1.1工程机械中出现的故障
        工程机械设备在企业运行中经常出现故障,会制约工程的健康发展。工程机械故障的发生主要分为六个方面:第一,机械的部件或是零件出现松落迹象;第二,零部件出现破损,例如相关材料存在压痕、变形、腐蚀等问题;第三,工程机械发生渗漏故障,是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漏油、漏水等问题;第四,材料发生退化,主要是因为机械设备在长时间连续使用的基础上,致使材料老化;第五,机械设备失调,在运行中,机械设备的间隙与压力会发生大小变化,导致设备失调,影响机械运行;第六,机械零部件功能缺乏,在进行大功率运行时,零部件会发生散热不均等问题,导致部件功能失效。
        1.2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有效分析
        工程机械在超出额定运行后,设备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故障,如果工程机械发生故障,相关维修工作人员应该要及时排查原因,并妥善解决,在判定故障后,对机械进行维修,在维修过程中对故障诊断加以确认,从而使机械设备恢复运行。例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机械离心泵如果存在超负荷运行,会由于离心泵设备操作不当,使离心泵材料遭受到腐蚀,或是出现高压等问题,从而导致故障的发生。而造成离心泵出现故障的因素在于机械设备流量短缺、振动幅度不均、扬程降低等,可以推断出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随之采用相应的措施对设备进行维修。
        1.3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技术策略
        在对工程机械进行维修时,精准的找寻造成机械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便于对机械设备故障程度的准确判定。在科学技术不断优化创新的前提下,应该将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机械故障的诊断与维修中,为工程运行提供便利。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科学信息能够为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提供技术支持,在运行过程中,也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故障诊断体系,从而提升工程机械故障诊断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2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
        2.1工程机械故障
        ①零部件受到破损:一般为工程机械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压痕与点蚀、拉伤等;②部件或零件发生松脱:这往往发生于工程机械中,零部件出现上述情况;③机械零部件功能缺失:也即零部件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会发生实效问题,如过热与性能不灵敏等;④机械失调:如机械设备间隙不合适,过小或过大,压力发生不协调的情况,如,过大或过小;⑤机械渗漏:往往发生于机械运行中,产生渗油、漏气等一些情况:⑥材料发生退化。也就是机械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生剥落、老化等一些问题。
        2.2工程机械中常出现的故障诊断分析
        工程机械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当设备运转出现问题后,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查找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时作出准确的诊断,对故障机理认真进行分析,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从各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此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比如:离心泵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员工工艺操作不当或泵的材料受到腐蚀、高温、高压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故障如流量不够、有异常噪音和振动、扬程不断降低等。通过对这些故障现象的具体分析,查找造成故障的原因,果断采取措施,使设备恢复正常的运行。专业人员在分析故障时,一般都是从故障的现象入手,通过现象查找原因和机理,然后作出诊断。但在有些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找到的故障现象可能是某部件的,比如离心泵内的填料出现过热;也可能是某些零件的,比如轴套或轴表面损坏;也有可能是系统的,如离心泵不吸液等。

所以故障诊断分析包括多方面的,比如测试分析、结构分析、系统分析、磨损、断裂、疲劳、腐蚀等各种学科领域的知识。
        2.3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技术策略
        在工程机械维修中,准确快速的找准故障点,对故障损害程度有清楚的判断尤为关键。因此,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提升,在当前的环境中刻不容缓。信息时代以及计算机技术,为故障诊断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在实际中广泛应用,故障诊断系统也逐渐完善,以便于机械故障诊断的效率更上一层楼。通过实践,工程机械机械化程度越高、机械零部件越精密、机械工艺越复杂,那么,故障诊断技术要求就随之提高。
        3优化工程机械保养和维修的相关措施分析
        3.1对机械开展现场管理
        机械从开始使用到最后报废的整个过程,现场管理是其关键以及核心内容,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充分重视对机械开展现场管理:首先,企业领导要提升思想认识,认识到工程机械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制定科学的现场管理制度,保证制度在施工现场全面贯彻和实行;其次,现场技术人员要对机械的使用状态进行动态检查,保证机械处于正常的状态下;最后,企业要针对不同的机械设备制定不同的现场管理制度,保证现场管理具备较强的合理性以及针对性。
        3.2强化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
        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工程建设施工中,更多的现代化机械投入使用,但是在享受高科技机械所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不会管理、不会维修以及不会使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新时期下,工程机械对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建筑企业为了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机械故障,要对现有的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培训。首先,企业在引进新机械后,要针对操作人员开展集中培训,保证人员懂得如何正确操作机械,并且了解机械简单的故障处理方式,同时,企业要针对维修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其维修技能和专业水平;其次,企业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技术骨干人员送到职业院校中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
        3.3做好机械保养和维修的配套工作
        企业在开展机械保养和维修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加强对机械配件的库存管理,对于容易损坏的配件要准备好相关备用件,防止出现机械维修不及时,而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同时,企业还要与机械配件的供应商做好关系维护,保证机械配件的供应效率和质量,为机械保养和维护工作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3.4加强对机械在施工阶段的保养工作
        机械保养主要分为坚固保养、润滑保养以及清洗保养,由于施工机械的作业温度以及使用环境存在差异,其保养维修方式也各不相同。坚固保养是确保机械安全作业的关键内容,由于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其配件容易松动,需要维修人员对机械进行动态检查,如果发现配件松动,要立即使用工具紧固;润滑保养是工程机械日常保养的主要内容,当工程量较大的时候,机械的作业时间也明显增加,维修人员需要对机械进行定期的润滑保养,保证机械配件不出现严重的磨损;清洗保养需要定期进行,如果机械作业环境灰尘过多、作业时间较长,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清洗,并且结合具体使用情况灵活选择清洗时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展建设工程机械维修工作对于维护机械运行状态良好、稳定,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予以充分重视。然而由于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工程机械维修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维修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制约的作用,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来不断提高维修技术与方法,切实促进机械维修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思扬.工程机械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探析[J].工业,2017(4):00266-00266.
        [2]扈波.工程机械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探析[J].科技风,2018(1):15-16.
        [3]丁明胜.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趋势与发展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8(04):208-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