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17
摘要:钢结构工程作为当前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普遍应用的结构之一,该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提升稳定性,促使工程项目质量建设满足质量目标需求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面对当前钢结构在工程应用焊接落实分析,针对实际焊接技术重难点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控制措施,旨在为实践生活创新使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钢结构;焊接技术;重点操作;难点控制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为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在建筑领域中,通过合理地运用焊接技术,能够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促进建筑质量的提升。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日益普遍,对于建筑物稳定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工作人员应对钢结构焊接技术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促进自身焊接技术水平的提高,以满足用户对钢结构建筑的需求。
1建筑工程钢体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1.1焊接工艺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阶段,针对钢体结构的焊接工艺,可以分为工厂内部焊接和工地现场焊接这两种焊接工艺,并且这两种焊接工艺的实际要求不同:首先,工厂内部焊接工艺主要是利用机器进行自动化的焊接操作,将构件与主体进行有效焊接,其他保护焊的焊接次要结构是焊缝,针对相应的焊接要求包括了一级角焊缝,并且在工艺层面上,需要对基础材料进行预热和打磨;其次,工地现场焊接工艺需要做好相应的焊接环境,防风且防低温,并且要针对构件安装结构误差造成的焊接质量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从建筑工程钢体结构的整体情况上面进行全面分析,采用钢体结构进行冬季施工的建筑工程逐渐增加,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的钢体结构焊接操作可以在低温环境中进行,这就需要对焊接选材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焊接操作的整体质量。在建筑工程的建设阶段,对于实际的工程进行分析可知,常用的钢体结构焊接材料是超低氢焊材,并做好相关的保温措施,如临时防护棚,降低冷空气对钢体结构焊接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防止相应焊接热量的损失,而采用气体保护焊需要对储存气体的气瓶采取保温措施,降低因焊接操作所引起收缩缝问题的发生。
1.2焊接设备
受到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日本在钢体结构的焊接工作中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将中厚板焊接机器人应用到了钢结构的焊接工作中,这种利用机器人进行焊接的工作平台,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主要包含了机器手、移动平台、构件变位机等,其中,机器手能够更换不同型号的焊枪和焊头,利用机器人进行焊接操作的好处是提高焊接质量的稳定性。
2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重点和难点分析
钢结构工程在实际焊接工作中,一方面,由于外部热力作用在焊接过程中存在不均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引起外部应力的变化,造成焊接变形异常;另一方面,焊接工作人员操作技术水平低,没有结合焊接工作控制焊接应力,焊接操作过程中存在不熟悉现象,同样会造成焊接裂纹、气泡等不良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在实际钢结构工程焊接中,做好焊接变形控制,提升焊接质量,减少气泡和缝隙的出现是非常必要的。
3建筑工程钢体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3.1焊接变形控制
钢结构工程焊接中,焊接变形控制需要操作人员在熟悉操作工艺,明确工程项目实际焊接质量标准基础上实施操作处理。首先,操作人员控制焊接缝隙接触的面积,只要保证焊接质量即可,不可过度焊接。而且在焊接的过程中,控制焊缝出现的数量,尽量做到越少越好。焊接操作中,焊缝最大限度保持对称,这样能够为变形控制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工作人员可以使用逆向回焊法进行焊接处理,这样能够促使焊接过程中的热量回笼,避免出现不良膨胀现象。最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反变形法焊接处理,可以在焊接进行之前针对钢结构需要焊接的部分通过预拱的方式处理,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收缩力。此外,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给钢结构施加一定量的反向力实现平衡收缩力。具体而言,就是将同等焊接的部分结合在一起之后,冷却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能够有效预防出现变形的现象。工作人员在焊接中,控制焊接的顺序,在焊接工作完成后,及时消除收缩应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只要以上工作到位,能够有效控制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现象。
3.2焊接残余应力控制
实际施工操作人员在焊接残余应力管控工作进行中,首先控制焊接缝隙尺寸,将尺寸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提升焊接质量。其次,控制焊接缝隙的拘束度。在焊接拘束度明确基础上,做好前期技术交底工作,整个技术操作要严格按照制度规范所规定的施工操作顺序完成。最后,由于钢结构焊接出现的残余应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钢结构本身的刚度过强造成的。因此,在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降低钢结构焊接的刚度,为钢结构创造自由收缩的条件,控制参与应力出现。
3.3提高焊接人员专业素质
在新形势下,企业对于焊接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焊接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进而提高建筑钢结构焊接水平。首先,高校要加强焊接专业的开设,增加招生人数,让更多的学生选择焊接专业,这样才能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高校是培育焊接人才的重要场所,所以,无论高校领导还是教师都应该加强对焊接专业的重视,积极投入到教学中,这样不但能够为培养出高素质焊接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能使高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高校持续发展。其次,企业要加强对焊接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于一些刚毕业的学生,企业领导要让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指导,向其传授相关实践经验,这样不但能够让刚毕业的学生有一定实践经验,而且能提高焊接人员综合素养。对于企业中的老员工,企业领导要定期组织焊接人员学习,让其掌握先进的技术,提高数字化技术水平,熟练操作各种焊接技术。人才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只有具备高素质的焊接人才,才能提高焊接整体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4减少焊接应力集中
在钢结构焊接中,为了有效控制焊接应力,首先,工程人员可以通过改变焊接材料处理。比如,焊接可以选择S、P较高的材料,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焊接过程中出现不良裂缝现象。其次,有效控制整个焊接工艺。焊接工艺控制工作进行中,控制焊接的电流和一次性焊接的速度,尤其焊接速度的有效控制,这样才能够为热量实现持续性的传递奠定基础,避免出现应力过度集中的不良现象。最后,工程人员在焊接之前进行相应的预热处理和焊接完成后做好相应的冷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操作,能够有效控制焊接出现裂缝的现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大环境中,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尤其是钢体结构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的应用,这种结构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这种结构的应用也需要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水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做到持证上岗,而且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累积相关的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焊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瑞良.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的应用[J].居舍,2020(18):53-54.
[2]高进源,董雪偲.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6):9-10.
[3]李石峰,占长志.分析钢结构焊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3:23,61.
[4]梁桂芳.大型和高层建筑钢结构的高效焊接工艺[J].造船技术,1996(8):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