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艺术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彭映辉
[导读]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语言艺术是一项基本技能

        彭映辉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江背镇梅花中学 410135
        摘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语言艺术是一项基本技能,掌握良好语言艺术的教师,能够充分理解学生的认知并理解其心理特征,进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有效构建语文和谐课堂,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语言艺术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的具体策略加以分析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言艺术;初中语文;和谐课堂
        引言:受制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影响,当前许多初中学校未能给予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应有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学工作制造了障碍,导致难以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与此同时,许多教师仍然沿袭传统陈旧的落后教学观念,未能充分认识语言这一重要载体,导致未能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价值与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着力提升自身组织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自身语言艺术水平,力求借助其有效构建和谐课堂,切实改善语文课程教学效果。
        一、应用语言艺术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重要基础,实践之中,教师必须找准自身角色定位,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1]。与此同时,教师需由传统课堂中的支配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重视以语言艺术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自身的关爱与尊重,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在课堂中的专注程度,切实增强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在此方面,教师应重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情感渗透,从文本语言艺术出发,与学生打成心灵层面的共鸣。例如,在进行《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对于母亲的怀念之情,以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相处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从而有效渲染课堂气氛,与学生在心灵层面实现共鸣,缩短与其之间的距离,进而调动学生结合的真实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去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应用语言艺术加强学习兴趣培养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授课活动的绝对主导者,主要通过单向线性的方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通常只能以听讲或记录笔记的方式参与语文学习,因此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足,通常难以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2]。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对课堂语言进行组织、合理应用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教学进度而忽略提升课堂的趣味程度。

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应重视对授课方式进行转变,重视以新奇有趣的语言来培养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参与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之中应用故事化、夸张化的表达方式,增强授课过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其次,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偏好,在教学语言之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及内容;最后,教师应尽可能地使用贴近生活的语言。例如,在进行“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这一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对《昆虫记》中的文章进行重新组织和讲述,以此提升学生对于这一名著原文的兴趣,推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之中感受《昆虫记》独特的语言艺术特色,切实强化其语言素养。
        三、加强文本分析深化语言特色理解
        应用语言艺术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不仅要求教师对自身授课语言艺术水平进行提升,而且还强调教师应帮助学生实现语言艺术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确保学生能够根据具体场合及情境的需求,使用符合标准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其形成文明用语、规范用语的良好习惯并切实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应提高对于文本分析工作的重视力度,通过带领学生一同对优质文本进行分析,强化其语言感知能力,深化其对于语言特色的理解,并帮助其积累优质语言表达。例如,在进行《藤野先生》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分析,感受作者鲁迅在描述自己与藤野先生之间相处经历时所使用语言的特色,并推动其主动进行表达积累,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其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品德,促使其在与教师相处的过程中使用标准规范的语言。
        四、优化教学评价语言提升学习自信
        教学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与激励功能,在以语言艺术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之中,教师不应忽视对教学评价语言进行优化,重视通过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切实增强其在语文学习中的成就感并提升其学习自信[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肯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展现出的进步。例如,在进行“有创意地表达”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具体的写作主题,调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之后再将创意表达的方法与技巧传授给学生,引导其对自己最初写作的内容进行修改,之后再对于其在修改过程中展现出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结束语:
        为有效应用语言艺术开展初中语文和谐课堂构建工作,实践之中,教师必须加强思想认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关于语言特色的理解并对于教学评价语言进行优化,从而切实达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甘贤平.诗意,徜徉在语文的课堂上[J].品位经典,2020(03):165-166.

[2]王霞.发挥情境引力 增强教学魅力——情境教学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28-30.

[3]张雪梅.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索[J].才智,2019(2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