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应用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倪慧敏
[导读] 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倪慧敏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小学 210000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授课中要充分重视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阅读是吸收知识的主要方式,语文的阅读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老师要学会结合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阅读引导教学,帮助其加强阅读能力,使其在阅读中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本篇文章则针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应用效果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中年段教学;应用效果研究
引言:在目前的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依然欠缺有效的方法进行指导。而思维导图则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其在阅读中的问题。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中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小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知识的基础。通过阅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其自身的思维发展,提高其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在教学中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应用思维导图加强学生的阅读联想能力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目前的课堂授课中仍然有部分老师应用旧有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在语文阅读中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同学们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很难对阅读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学习兴趣。老师要改变自身单一的授课理念,在课堂上注重给予同学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将阅读和实际生活进行良好的结合,帮助学生启发其自身的思维能力[1]。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的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的内容中,老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多媒体让同学们产生思维想象,通过这一方式激发学生的联想。引导大家将陶罐和瓦罐的特点列出。之后让同学们详细了解陶罐和瓦罐对话的性格和其自身的特点,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对文章给出的信息进行深度摸索,使其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能够加强自身的联想分析能力。
        二、在阅读预习中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教学
        语文的学习少不了预习的过程,在上课之前学生进行预习,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注重带领大家进行科学有效的预习,使学生自己在预习中能够清晰明确具体的预习流程。同时,预习可以适当给予同学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及时找到自己不擅长的问题在课堂上向教师进行提问,这一方式可以帮助同学们能够清晰整体预习的步骤,使其更加积极地进行阅读和学习[2]。


        例如,在学习《纪昌学射》中,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自主预习,老师可以先应用思维导图为同学们设计大概的预习步骤,在预习步骤中添加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题目,并让同学们自己自行阅读文章,在读完之后按照教师的给出的预习步骤,将导图中的空白处填上去。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加强其阅读能力。
        三、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文章的理解
        由于语文教材当中难免有一些文章同学们难以理解和掌握,传统的阅读方式很难让大家记住文章的内容。教师结合思维导图可以带领学生找到文章当中的中心点和重点,将重点内容呈现给学生,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降低同学们的阅读难度,尤其针对一些古诗的教学中,这一方法更加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找到诗句中的关键点,理解其中的内涵[3]。
        例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教师在上课时,适当引导大家根据现有的诗句翻译进行自主发挥。让大家自己结合诗句自己展开想象去制作,能够将整首诗句应用清晰的直观的模式进行展现。在同学们了解基本的古诗寓意之后,就能够详细分析诗句中作者表达的关键点,加强其自身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四、结合导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本身年纪比较小,在学习中,他们更加容易接受直观性的事物展现,思维导图则可以引导同学们将知识直观性地展现出来,由于其可以表现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所以老师在授课中,为了有效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可以结合多种有趣的画面进行教学引导。
        例如,在学习《宝葫芦的秘密》中,教师可结合这一小故事,为同学们设计故事线的导图图像,应用其将课文当中的情景进行还原。生动有趣的图片不但可以集中同学们的学习注意力,同时还能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文章当中脉络和寓意,同时还能避免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所以教师要灵活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帮助同学们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紧跟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围绕学生展开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的情况。结合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老师的良好引导下逐渐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真正意识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其教学真正地加强学生的人文底蕴,达到有效发散其思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庄泽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鉴赏式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2):21.

[2]张开清.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效果[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2):54.

[3]郑巧萍.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析[A]. 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七辑)[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