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天立学校 262300
摘要:小学生因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普遍缺乏较强的认知能力,且思维也只是简单的表面思维,这意味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较大的学习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价值的实现,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应重视教育方式和模式的革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情境体验教学法作为一类有效教育方法,巧用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促进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的增强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感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感悟体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
语文学科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开展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创新、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创新、改革语文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范围,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逐渐落后,如何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是当前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加强感悟体验十分有必要。
一、感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受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为主,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分析与理解,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新时代下,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在习过程中的有效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分析,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自主阅读中不断积累有益经验,并通过这些经验来解决语文问题。
(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受性格、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学生对同一作品的理解程度也会不同,学生在兴趣、思维、情感感悟方面也会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语文阅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特的见解与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不断加强感悟体验,增强语文阅读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形成个人独特的思维风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缺乏体验性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一切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阅读必须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个体独特感受,体现学生的个体感悟,珍视学生的理解和体会。但是很多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缺乏体验性,仅仅将阅读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常常以标准答案来评判学生的解读,符合标准答案的思路即为正确,不符合标准答案的思路即为错误。这样的阅读无法引起学生共鸣,自然也无法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
幼儿阶段和小学低年级阶段的阅读一般都是由父母来带领孩子读,到了中年级时,学生达到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顺利地自主阅读。因此小学生阅读经验欠缺,普遍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是走马观花,没有真正沉浸其中。
三、感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结合上下文感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汉字的发展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有了新的意义,比如大词小用、褒词贬用、正词移用等等,不同的语境下,词语除了其本身意义外还会附带一些特殊的含义。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根据语境来寻找词语的解释,正确理解词语想表达的意义。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阅读理解
语文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体验教学法,应重视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和语文阅读知识,便于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理解阅读知识,利用知识来感悟生活,以促进阅读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知识的应用而意识到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性。首先,语文教师应在授课之前,深入解读阅读教学的内容,并明确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其次,为了实现高效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关注重难点知识教学难题的攻克,此刻可以通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案例,或者寻找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案例来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以保证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借助生活经验来高效理解阅读知识。最后,阅读的最高境界是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情境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深度理解阅读知识。同时,语文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鼓励学生发表个人对生活的感悟。
(三)家校协同,督促课后阅读
教育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努力,而是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来展开。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开展也必须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此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乐观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家长还必须要做好课后的监督工作,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有效的复习,通过自主学习收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四)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阅读积累
第一,构建阅读积累运用的有效体系。课堂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场所,教师应重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对于语文教材上一些精美的课文,教师应让学生有初读感知、精读感悟、背诵积累的过程,教师还应为学生构建语言积累运用的体系,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课堂积累强调“三多三少”。其一,多读书,少做题。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文本,读有所悟,读有所感,通过读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有效的熏陶。同时,应少做题,课堂上只做经典的题目。其二,多感悟,少分析。学生自读、自悟的效果远远大于教师的烦琐分析与简单说教,学生会因此获得美的享受,发现并懂得文本的精义妙理。其三,多积累,少讲解。教师精讲、少讲,学生多读、多积累的阅读教学才会扎扎实实,才更有效。
(五)重视整体阅读,以读学写,读写结合
教师可以运用整体阅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捕捉阅读材料的中心,理清阅读教材的层次,分析阅读材料的重点段落,理解阅读材料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欣赏并熟记阅读材料中的优美词语,体会、体验、感悟阅读材料中的感情色彩。同时,教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捕捉阅读材料的立意,让学生学习写作的有关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与学习中不断开阔视野,积累丰厚的知识,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感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黎俊英.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07):142.
[2]葛士玮.在体验中感悟——体验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42):41.
[3]刘碧蓉.感悟阅读的生态教学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与评价,2019(03):38.
[4]黄瑶丽.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综合版),2019(01):1.
[5]龚敏.在体验中乐读在体验中感悟——体验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