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 李奕宝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策略并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李奕宝
        信宜市钱排镇钱新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策略并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会各界也不再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塑造,因此,各个学科都在依据素质教育的最新标准进行教学方向的调整和教学策略的创新,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启蒙学科,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寻求更多创新的策略促进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发展;创新策略
        引言: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占比较大,更是对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考察环节,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之下,教师应该构建一套符合班级实际学情的教学方案,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对于事物的发展还不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当中,对于他们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发觉,调整习作教学的方向,促使其语文思维的全面发展。
        一、以字词教学为基础,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丰富的生字储备是学生能够完善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教师顺利开展习作教学的前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还不全面,良好的字词基础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前提条件,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塑造。但是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总是占据着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将语文复杂的知识点进行生硬地灌输,导致学生机械化地记忆字词,并不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之处,长此以往,甚至对学科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提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导地位,帮助他们打好字词基础,为更深层次的学习做铺垫。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落花生》一课的学习时,本篇文章主要通过简练的文笔技术作者在儿时一次家庭活动时受到的教育,通过讲述一家人收获花生的经过,将人与花生的品格蕴藏其中,借物喻人。想要抓住本节课的主旨内容,找到其中可以借鉴的写作手法,首先应该把每个生词的意思都理解到位,理解这个词语在该处应用的精妙,然后才能代入到文章当中,感知到作者对花生的喜爱与赞美,掌握详略得当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促进自身写作思维的不断发展[1]。


        二、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维互相启发
        每个学生因为其生长环境、思维能力、知识储备等情况的不同,常常在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之上产生差异,不同的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这样的差异性也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提供多种途径。在以往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强调个体之间的思维发展,并没有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正视学生之间能力差异的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互相启发,彼此弥补思维漏洞,使其从多个角度看待语文的习作教学,对习作的整体脉络也有了更加清晰地把控。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习作练习时,文章的体裁和人物都没有特定的限制,但是在这之前学生刚刚完成《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两篇文章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文章写作手法,对父母说一段自己的心里话。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研究,大家众说纷纭,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样的氛围当中讲述自己的写作思路,其他同学帮助补充,也可以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学科思维,有了更加清晰的写作思路[2]。
        三、结合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兴趣时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也是能够坚持学科学习的动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借助这种创新的方式构建教学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将课本中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图像,加强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走进文章深处,与作者的内心产生情感共鸣,更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强化自身习作能力,促进习作教学的效率提升[3]。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学习时,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威尼斯的环境描写展示出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威尼斯美好的氛围。如果仅是通过想象,学生很难对这座水上城市有直观的印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展示丰富多彩的威尼斯环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真正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对威尼斯的喜爱和赞美,同时这样的方式更可以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途径,促进习作教学的稳定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的顺利进行可以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多种实践途径,良好的习作水平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在今后的实践生活中应该积极寻求更多创新的策略,完善教学模式,融入更多新鲜的元素,全面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不断发展和学科教学事业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桐桐.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对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任园园. 小学高段语文习作教学的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7.
[3]吕雪珂.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