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理念与技术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肖志航
[导读] 摘要:林业育苗对人工造林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也决定了林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深圳市宏志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林业育苗对人工造林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也决定了林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新时期,林业加快发展速度,提高了对育苗技术的要求。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更新林业育苗理念,因地制宜应用育苗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
        关键词: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理念
        引言:
        我国将林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在现代林业发展过程,难免出现相关问题,需积极关注林业育种技术,保证林业管理的质量,为林业发展创造坚实基础。现代林业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林业资源,获取最大化的林业价值。
        一、现代林业育苗理念
        (一)集约化发展
        林业育苗过程复杂,涉及繁殖材料、幼苗保育等。以集约化理念发展林业育苗生产,对林业育苗各环节技术组装和集成,搭配乙烯类现代化技术和设备,最终达到林业育苗生产的高效目标。
        (二)科技化应用
        林业育苗过程现代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林业育苗在大规模构建大棚和温室等,优化了林业育苗环境,提高了林业育苗效率。为获得更好的林业育苗成果,要应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例如,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整合灌溉与施肥,将肥水混合物运输至苗木根部土壤,为苗木根系生长提供充足的水肥养料,减轻工作人员的育苗压力。
        二、现代林业育苗技术
        (一)容器育苗技术
        该技术应用环境为温室、大棚,需人为对温湿度实现控制,避免环境因素干扰育苗工作,保证林业育苗质量。同时,工作人员实时掌握林苗生长规律,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
        1.种子处理
        播种前处理种子。用GGR6溶液持续4-12h浸泡种子,对其晒干。选距离造林地最短的苗圃,要地势平坦、阳光充足。
        2.容器选择
        容器对育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其应有防水性、透气性、稳固性。若土壤的酸性偏高,添加适量的熟石灰。若土壤的碱性偏高,添加一定量的盐酸、硝酸盐等。
        3.温床催芽
        砂床的主要材料是河砂,铺设黄心土,将种子铺在砂床,覆盖细砂,对其淋水。之后,插上拱形竹片,覆以农膜,进行催芽作业。工作人员要重视透气性,严格控制温度。一般情况下,种子芽在1-2周内露出,工作人员科学设定育苗温度,即25-30℃。若土壤表层露出芽苗,立即撤掉农膜,实行炼苗,喷施化学药剂,预防病虫害。种苗达3-4cm高度后,进行移栽。
        4.移栽管理
        移栽处理前1d,充分浇灌。同时起苗和种苗,株苗经蘸根处理,用楔形竹签制作容器袋洞孔,植入芽苗,控制植入深度。移栽结束后,浇水应多淋少量。半个月后,施入复合肥料与尿素等,为种苗生长发育提供营养。同时,开展病虫害防治,提前喷施多菌灵药液。
        5.炼苗造林
        苗木高度、直径等达到要求后,便可出圃。结合树种情况,有针对性应用出圃标准。如阔叶类树种苗木,苗高与直径分别超过20cm和0.4cm。出圃前,综合管理浇水量,终止追肥作业,执行炼苗工作。出圃苗木顶芽要完整,长势健壮,对其运输使用竹筐等。造林时,拆除容器薄膜袋,缓慢把容器苗置于坑穴。
        (二)扦插育苗技术
        较强再生能力树木的再生位置可使用该技术,仅有部分培育环节,可提高植株培育水平。与其他育苗技术对比,碴条育苗技术的成活几率更高。
        1.硬枝扦插
        硬质插条一般选择春秋两季,春插必须提前。秋插始于土壤结冻前,采集枝条,科学扦插。生根容易的杨柳树,应用大田宽垄育苗技术,垄距和株距保持70-80cm和20-25cm。苗床育苗扦插技术,要求柱距与行距标准是20-30cm和25-50cm。现今,直插方式的应用范围较广。扦插作业时,插穗下切口与土壤紧密接触,保护插穗下切口皮层。穿孔需干树枝等材料,之后插入插穗。合理控制穿孔深度,禁止超过插穗长度,保证有效接触底土。最佳的扦插深度是露出1个芽。若在干旱的沙地环境,则全部插入插穗,完成采实作业。另外,降低灌水频率,提高地温。
        2.嫩枝扦插
        优先挑选幼年、长势良好母树。根据树种特点,设计采条期。一般情况下,采条时间最好在清晨,剪下的枝条用塑料布包裹,或放入水桶,科学应用遮阴方法,预防发生失水萎蔫等问题。插穗长度应保持在5-15cm,可加快插条生根速度。
        三、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应用
        香叶树很多都是野生,而肥皂原料便是香叶树的果实。为更好保护香叶树资源,在退化土地上培育香叶树林。
        (一)试验材料
        母树应满足结实能力良好、生长健壮等要求。将鲜红果实搓皮,在清洁精稀释液浸泡,清洗干净后阴干备用。
        (二)试验方法
        1.贮藏方法
        普通干藏法:干燥种子装入网袋,贮藏环境干燥、通风,注意控制环境温度。
        湿沙贮藏法:贮藏环境湿润、低温和通气。挑选空气流通佳、温度较稳定的房间,向地面浇水,铺一层湿沙,分别放种、沙。贮藏时要定期翻堆,令其散热,掌握水分变化规律,妥善处置霉变和鼠害状况。
        2.育苗基质试验
        育苗试验利用4种不同的基质:对照,黄心土;烟草育苗基质;山基土,充分混合山基土、黄心土、过磷酸钙后,覆盖薄膜处理;混合基质,根据一定比例,混合配置。
        育苗试验设计随机试验,每个基质进行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粒种子,检测种子的发芽率。
        3.营养袋苗生长检测
        对发芽出土的60株小苗追踪调查。出苗后假植前6d实行观察,假植进营养袋后10d再次观察,记录幼苗生长变化数据。
        (三)结果分析
        1.不同贮藏方法育苗试验
        试验种子播种结束后,沙藏种子46d出苗,92d出苗结束;干藏种子66d出苗,100d出苗结束。发芽率见表1。
        表1 不同贮藏方法的发芽率
       
        对比表1的两种贮藏方法的发芽时间,湿沙贮藏方法的种子提前了发芽时间。
        2.不同基质育苗试验
        不同基质育苗种子发芽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最高和最低分别是黄心土、混合土。因基质的可获得特点和经济价值,育苗基质可选择黄心土。
        表2 不同基质下种子发芽率
       
        3.幼苗生长
        观察61株香叶树幼苗,生长较快,出土50d可假植进营养袋。幼苗假植10d后,生长再次加快。小苗在132d后,高度达14.5cm。
        4.幼树存活率与生长状况
        初期成活率很高,后期下降显著。观察种植后5a内幼树生长情况,半年内种植的幼树生长速度降低,之后生长速度加快。部分香叶树植株已进入结实幼年期。对其林下杂草严格控制,试验苗圃达到郁闭状态,处在幼林时期。湿沙贮藏方法的发芽率明显高于干藏方法。香叶树种子出现生理后熟问题,采取湿沙贮藏方法有效解决。因此,香叶树种子成熟后,采集调制,以湿沙贮藏方法处置不能及时播种的种子,增强种子的生命力,节省发芽时间,提高发芽水平。栽培基质在容器苗培育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选择黄心土有经济可行性。幼苗高度与生长时间的关系表现出极相关特点,可对不同阶段的香叶树幼苗苗高生长规律科学预测。
        结束语:
        现代社会林业发展以苗木作基础,为推进现代林业的发展,应提高苗木的培育技术水平,掌握育种技术要点,保证苗木存活质量,使林业发展建设满足市场要求。现代林业育苗理念和育种技术提高了林业资源利用水平,执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生态建设,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最大化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伟林.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000(004):97.
        [2]高玉升.现代林业育苗理念及技术的发展探讨[J].天工,2019(2):123-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