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 黄文婷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黄文婷
[导读] 摘要:社会工程结构中林业工程至关重要,不仅收获了经济效益,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改良空气质量。
        深圳市宏志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社会工程结构中林业工程至关重要,不仅收获了经济效益,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改良空气质量。目前,我国造林工作存在很多阻碍,为提高造林成活率,需采取一系列抗旱造林技术建设林业工程。因此,科学讨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准确把握技术应用要点。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技术;抗旱
        引言:
        林业工程是组成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在防洪抗旱、净化空气方面发挥了巨大现实意义。为提高林业应用抗旱造林技术的水平,结合现实状况,发现隐藏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彰显抗旱造林技术的功能,保证林业工程的发展质量。
        一、干旱气象特征
        春季,暖湿的夏季风总是迟来,被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减少了降水量。春季温度升高、风速加大、蒸发量增强,提高了土壤含水率,无法为林木播种和生长提供充足水源,形成让那个春旱。夏、秋季干旱偶尔出现,非正常季风环流造成降雨带异常活跃。一般情况下,雨季在7/8月来临,减少了伏旱,但夏季降水区域性差异显著,加之逐年变化较大,故伏旱在部分地区频繁出现。
        二、干旱对林业生产的影响
        根据各地状况,干旱影响林业生产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春旱加重土壤墒情,大部分苗木严重的脱水,降低了苗木生产效率。二是新造林地受损。春季干旱持续时间较长,降低了幼树成活率,加大了成林保存风险。活幼树受风干影响,引起生理干旱,加重了死亡。三是水资源不足地区难以造林,限制了植树造林工作的发展。四是干旱增加了造林难度与成本。基于干旱少雨环境,为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使用超常规手段,增加浇水保墒力度;大多数苗木都有严重脱水问题,造林前对苗木浸泡,造林后立即浇水;在立地条件不佳、造林难度偏大地区根据现实要用保水产品,如保水剂、固体水、叶面蒸腾抑制剂等;山区造林尽量降低蒸发率,采用地膜覆盖、加盖遮荫网等措施。
        三、干旱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选择被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该区植被覆盖度低,是天然和人工沙柳等。
        (一)试验方法
        在典型干旱立地开展造林工程,建立示范林,经长时间观察,讨论其影响造林的效果的,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1.集流整地
        15°以上坡度退耕地实行大鱼鳞坑整地,20°以上荒坡沟地实行小鱼鳞坑整地。坡度达25°时,选择水平阶整地;沙区用小穴状整地,随整随栽,在风蚀严重区域搭设障蔽。
        2.深栽
        栽植乔木树苗时,在原根部20-30cm以上深栽,灌木树苗用截杆深栽,直至苗木露出3-5cm。
        3.覆膜
        制作80-100cm的方块农用地膜,中心开孔,围绕树杆铺开,得到四周高、中间低的漏斗,以土压实地膜。
        4.容器大苗造林
        容器大苗通常用于4年以上的侧柏、樟子松等。栽植前准备湿润母土,在定植坑中央放入完整母土,达到母土高时入水,完全湿润后,踩实定植坑。
        5.GGR液根系处理
        GGR调节了绿色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根系的生长速度。造林前选择溶液浸泡0.5-2h,或喷根后焖0.5h,之后实行造林。
        6.对照区设计
        对照区对应试验区,根据立地特点设计,对照区采取常规造林方式。
        7.观察分析
        安排专人连续观察造林生长过程,系统分析成活率和新稍生长量。
        (二)提前整地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选择A村和B村对侧柏、樟子松提前整地,开展造林比较试验。A选择肩搭肩式大鱼鳞坑整地,B选择反坡梯田整地,比较随整地造林与未整地造林。调查表明,条件相同时,大鱼鳞坑整地和反坡梯田整地均显著影响造林成活率。
        表1 提前整地对侧柏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提前整地影响了造林成活率,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减少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孔隙度,对地表降雨径流起到截留作用。
        2.深载对造林成活的影响
        樟子松造林深栽试验,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定植3年生和5年生樟子松苗,选择不同栽植深度30cm、40cm、50cm实行造林对比试验。
        表2 不同栽植深度对樟子松
       
        苗木根系栽植30cm时位于干沙层,苗木成活所需水分不足,降低了造林成活率。苗木根系栽植40-50cm时位于湿沙层,为樟子松成活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3.覆膜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在黄土丘陵地和沙地进行侧柏与樟子松造林试验,观测低温,调查成活率。
        表3 覆膜对侧柏造林影响统计
       
        表4 覆膜对樟子松造林影响统计
       
        由表3和表4分析可知,覆膜发挥了升温、蓄水等作用,保证新植幼树顺利通过早春。
        4.容器苗与带土球苗造林比较
        容器苗与带土球苗造林存在明显成活率差异,容器苗造林造林保存率更高,立地条件相同时,新稍生长量显著提升。
        表5 樟子松容器苗与带土苗造林保存率和生长量
       
        5.用GGR处理比较
        第一次覆土后,每株采用5kg的GGR水溶液灌根,使用等量清水浇灌。栽植裸根苗木根系之前,以GGR水溶液浸泡焖根0.5h,之后造林。第一次栽植后对针叶树容器苗覆土,每株以5kg的GGR水溶液实行灌根。
        表6 应用GGR浸根对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由表6可知,造林应用GGR调节剂,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苗木通过新梢反映生长情况,苗木长势较好,提高了生活率与保存率。
        结束语:
        抗旱造林减轻了干旱环境影响林业工程的程度,提高了林业工程的发展水平,使林业工程获得最大化的效益。我国林业工程应积极存贮水资源,科学确定树种,提高造林操作的规范性,全面开展抗旱造林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寿林.北方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2020,No.189(16):86-87.
        [2]廖万胜.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要点浅谈[J].农村科学实验,2020,No.623(03):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