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付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付瑶
[导读]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中,建筑工程行业要想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需要基于工程质量提升视角,强化对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时把控主体结构中的危险点。
        上海鹿亭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上海市松江区  201600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中,建筑工程行业要想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需要基于工程质量提升视角,强化对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时把控主体结构中的危险点。因此,相关建筑工程建设行业,要提高对质量通病的重视程度,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运用主体结构检测技术,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同时,提升工程建设品质。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应用
        1导言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本身就是建筑工程品质保障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技术人员应该立足于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检测方法,合理应用质量检测技术,在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提升检验工作的效能,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分析
        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已有建筑或新建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检测,从而确定其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和牢固度,其主要是利用各种仪器对结构进行质量检测分析,最终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对其进行检测可为建筑物的改建和扩建提供不可或缺的依据,如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可结合检测结果确定需要进行加固的部位和所需采取补强的措施,以达到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目的。对部分新建的建筑工程而言,对其检测既是工程验收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下步施工的前提,以便其能够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技术分析
        第一,重点检测法。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检测阶段需要依托重点检测法开展检测工作,此种方法针对性较强,应用也较为普遍和广泛,实际产生的检测成效显著。同时,为提高主体结构施工质量,依托重点检测法,检测主体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刚度和强度等,主要针对工程项目重点部位进行检测,包括主体结构的地基强度、入室预留孔洞等。第二,参数分析法。参数分析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很常见,贯穿在主体结构检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了对项目施工建设各个阶段参数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与施工实际参数进行对比,避免出现施工偏差,减少施工环节的变更,在建筑工程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应用成效显著。第三,阶段检测法。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部署明确划分项目工程,在本阶段施工过程中,适应于阶段检测法,支持将具体的检测方法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实现对主体结构的精细化检测,进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品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较大,涉及到的检测内容较为繁杂,将阶段检测法应用在主体结构检测中,可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控制。
        4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4.1砌体工程检测
        砌体工程是指采用各类砌块和粘合剂共同组成的结构构件,故砌体工程强度是由砌块和粘合剂的强度所决定。由于已建工程的主体结构已经建成,且砌体在施工前已送至检测单位经检测合格后投入使用,但作为粘合剂的砌筑砂浆虽也是检测合格投入使用,但需经现场搅拌后使用,存在人为因素影响,因此现场会对砌筑砂浆采用贯入法或回弹法进行检测。此处使用的回弹法原理与步骤与混凝土强度测试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回弹值以及碳化深度等数据开展抗压强度的评判。而贯入法则是使用砂浆贯入仪,试验时通过将测钉贯入砂浆,之后再绘制测强曲线对其抗压强度进行判断。
        4.2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
        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是主体结构检测的重点,可以选用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来获得最终的检测结果。如果在检测时采用的是动态检测,这一检测方法下的操作简单,但是如果建筑主体结构中涉及了很多的大型构件,一些部位很难直接检测到,也就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静态检测法下涉及的检测技术非常多,比如超声波技术与回弹技术等都属于静态检测的范畴。钻芯技术在抗压强度检测时的检测精度较高,但会对已有的混凝土构件产生一定的破坏,难以大范围推广,虽然如此,由于其较高的检测精度,在一些结构检测中也有着一定的应用,但钻芯检测法应用时,重点要加强对芯样数量、直径和外观等的检查和确定。回弹法检测时的操作非常简单,但多用在外部构件的检测方面。超声波检测法在应用时,不仅可以准确进行混凝土缺陷的定位,还能够获得损伤位置的厚度、深度等指标,由于超声波检测法下,主要是利用超声波来完成检测的,声速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到的干扰性非常多,也就使得混凝土强度和传播速度之间难以保持一致性,因此,超声波检测法下难以准确获得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而超声波回弹法下,混凝土构件内外部的强度值都可以检测到。
        超声回弹技术与常规回弹技术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普通回弹法下的检测成本相对较低,所使用的设备也相对简单,为小型的可携带的设备,检测效率高,不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任何的破坏,即使是大范围的构件,也可以选择这一检测方法,但在检测时得到的是碳化深度、回弹值与强度的关系,并无法直接获得能代表构件强度的检测结果。针对不同实际情况,可选用不同检测方法,在我实际的工作中,具体检测过如下案例:
        案例一
        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C19-36-08号地块经济适用房项目中遇到了寒潮天气。2021年1月3日松江南站项目施工方对2#楼十二层墙板进行浇筑,在混凝土养护期间突遇上海气温骤降,1月6日至9日接连四天最低气温均在-5℃左右,由于浇筑当天最低气温为6℃满足施工温度大于5℃的要求,所以浇筑的混凝土中并未添加防冻剂,养护中也没预料会气温骤降,现场只用草帘简单覆盖,因此建设单位对后期混凝土强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提出质疑,要求我们公司进行跟踪检测。
        我们部门在接到检测任务后采用回弹法在混凝土14d龄期时进行检测。检测开始按照同批构件抽样检测规则,抽取10个构件。每个构件先用钢筋探测仪对浇筑面的侧面进行探测,避开对回弹检测有影响的部位选取10个面积为0.04㎡的正方形测区,并依次进行编号。测定回弹时采用在检测有效期内且率定值合格的中型回弹仪,进行回弹测试时确保仪器处于水平,每一测区弹击16次,单个测点须避开气孔或外露石子且距构件边缘和钢筋件不小于50mm,相邻两测点间距不小于30mm且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回弹结束后对相应构件进行碳化深度值检测,通过计算得出该批次混凝土14d龄期强度推定值为23.2MPa,又用相同检测方法得到21d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27.5MPa,28d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33.1 MPa,满足该工程设计值C30的要求。
        案例二
        2020年10月质监站在对菜花泾后村旧城改造工程松江内-161A号地块商品住宅项目主体监督检查中,对其3#楼十二层墙进行现场实体回弹检测,发现其部分混凝土构件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但回弹检测得到的是碳化深度、回弹值与强度的关系,并无法直接获得能代表构件强度的检测结果,为进一步确认构件强度,委托我单位进行现场钻芯取样检测。现场对九个构件分别进行钻芯,芯样选取宜在构件受力较小、能代表构件强度的位置且应方便钻取试件、宜钢筋探测仪测试或局部剔凿的方法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部位。取下的芯样采用磨平端面处理方法,并对芯样的高径比、平均直径与任一直径的偏差、不平整度、不垂直度以及是否有较大缺陷进行确认,选取符合要求的有效试件,进行抗压强度的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经钻芯取样检测,抽取的九个构件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C30的要求
        在日常检测中由于回弹法所用检测设备方便携带且检测效率高,因此多为实体检测首先。但其只反应混凝土表层情况,且随龄期增长,现场实体结构表面碳化加深,致使检测数据提高,又随湿度增加,使检测数据降低;超声法检测与此不同,随时间延长,混凝土内部趋于干燥,传播速度偏低,而对于湿混凝土,声波的传播速度要快;超声回弹综合法因结合两种检测方法,所受影响因素会相应削弱或抵消,且既能知道结构表面硬度又能确认内部是否密实有无裂缝或损伤;钻芯法的检测结果更能代表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但对结构会造成破坏,且对芯样要求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检测。检测方法各有利弊,实际应用时还应选取合适的检测方法。
        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任何的建筑工程项目中,都应该积极做好主体结构的检测,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仪器,来获得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来评估主体结构的性能,实现主体结构的设计优化和质量控制。主体结构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在未来需加大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更高效更精确地把好建筑工程的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朱兆年.关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探究[J].决策探索(中),2020(04):42.
        [2]卢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6):59-60.
        [3]贺忠明,陈航.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