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敏
日照市商业学校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中职学生的生源构架比较复杂,且不同学生在英语基础、学习习惯、心理品质、认知特性、学习动机、人生定位、自我评判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加之中职院校重点以专业技能提升为引领,且对学生文化基础学科的学习不够关注。以致很多中职学生的英语素养发展普遍不够均衡,其面对日益增多的词汇量、不断增加的教学难度、要求跟高的学习标准,势必在心理、认知、意识等领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同时,受到教师教学方式与育人导向的影响,以及家长关注度、重视度的制约。导致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普遍存在兴趣不高、动机不强等现状。对此,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加强研究,并积极探寻更为科学、高效的培养途经,以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逐步改变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促使每一个中职学生尽快走出认知困境,构建起更为完备、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带着浓厚的兴趣、迫切的夙愿、积极的态度参与至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实现对自身英语素养的培育与塑造。
关键词:中职学生;英语素养;现状;培养对策
英语素养涵盖的范畴比较宽泛,其可以衍射至中职生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应用能力、基本技能,以及对应的学习动机、情感、态度、意识、品质、意志等都有着较高要求。而就目前很多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而言,有关其英语素养的培育,仍旧处于浅层次、表面化状态。尤其是学校、家长、社会预期的提高,学生自身英语实践能力的匮乏、自我定位的不准、思想认识的不高、学习兴趣的不足、抵触情绪的增强等矛盾,直接制约着中职生英语素养的培养。针对这些现状,不论是中职院校,还是英语教师,都应积极探寻改进对策,以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措施的调控、学生心理的关注、协作机制的构建等,使中职英语课堂真正焕发其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心理上切实认识到英语之于自身未来发展、人生成长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英语认知实践,在高效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走出认知困境,消除心理层面所存在的诸多困惑,为确保自身英语素养培养而奠基铺路。
一、中职学生英语素养现状分析
经过深入研究了解发现,很多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不容乐观,且制约其英语素养培养的心理因素教学复杂。诸如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不强、思想认识不足、情感态度欠缺、学习习惯不良、自我定位不准等现象,都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其英语素养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中职院校在育人导向上以专业技能的强化与提升为主,对学生文化基础学科学习关注不足,以致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预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普遍存在应付心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我预期普遍较低、学习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的凸显,也直接制约了其英语素养的培养。除夕之外,受到专业特性的影响,不同专业中职学生的英语素养也呈现出较大差异。尤其是一些操作性较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领域的投入度、参与度显著降低,且并未将英语素养培养与专业技能发展有机关联起来。诸如课内用英语交流、课外用英语互动等意识很弱,而且部分学生并未养成整理笔记、开展自主学习、有意识记单词等习惯,甚至有些学生长时间对英语学习持排斥心理,基于心理层面的英语素养培养也成只能处于搁置状态。
二、培养中职学生英语素养的对策
针对上述现状,教师应以不同专业、不同特性的学生心理因素为基础,加强对科学化、实效性、多元化改进对策的研究,并将其灵活、充分、深入渗透至中职学生英语素养培养领域,以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与深度实践中慢慢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以落实对中职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
1.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由于不同学生的专业特性不同,以致其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认识、投入、定位差异较大。
对此,教师应在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上寻去突破。结合学生认知现状与专业实际,加强对有助于学生心理层面英语素养培养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吸纳与借鉴,并以学生实际为基础,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构建出多元、丰富、高效的教学生态,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促使学生在多元化教学氛围的引领与驱使下高效学习英语知识、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改正不良学习习惯,在思想上转变对英语学习的不良认识,获得动机、情感、思想、认识、意志、习惯等方面问题的纠正与改进,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互助,获得英语素养的培养。
2.科学创设丰富教学生态,激发学生学习的迫切夙愿
中职英语素养的内涵比较丰富,且在不同专业有着不同要求。而加强对用语生态的构建,可以让学生在多元化认识生态的感染与驱使下,萌生更为迫切的用语夙愿,其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素养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充分调动。因此,教师在落实教学指导中应切实拓宽渠道,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学英语、用英语的机会,让诸如电视电影、音乐报刊、游戏资源、网络媒介、英文广告等融入学生视域,以从不同领域实现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动与激发。使学生在近距离接触、应用英语中感知其魅力与特色,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逐步培育。在更为便捷、多元、丰富的学习体验中获得认识夙愿的释放,为确保其英语素养培育而奠定基础。
3.加强实践活动融入渗透,改变学生心理的不当定位
作为一门基础性交际工具,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且借助一些实践性、针对性、辅助性活动的融合,方可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切实关注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并结合学生认知发展需要,突破传统教学评价手段、机制、体系的弊端,多设计一些辅助性教学活动,以促使学生在交际、互动、协作中深层次感知英语学习的价值与意义,将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特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多元评价机制的驱使下,慢慢找寻到学习英语的自豪感与存在感,不断增强其学习自信心、自尊心,实现对学生积极心理因素的激活,来强化对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而且,教师还应该多鼓励学生尽量应用自己比较擅长、比较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英语,并结合其在学习细节方面所存在问题与不足,适当进行点拨。通过对诸多积极因素作用的发挥,来促进教学效能的提升,落实对学生英语素养的培育。
三、结论
总之,中职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且艰辛的过程。而教师的引导方式与教学策略,则直降影响着其英语素养的培养与塑造效能,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认识等产生重要制约。同时,面对中职学生英语素养现状,教师也应从不同层面、角度开展分析与探究,以确保所实施的教学策略、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更可以更好服务于学生英语素养培养,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与深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英语之于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切实改变对英语学习的不良认知,逐步消除心理恐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变强制接受为自主实践,在多元化、丰富性、深层次的教与学领域内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另外,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指导、构建教学活动、驾驭教学工具、营造教学生态时,也必须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切忌因为教学策略的融合与学生心理预期相背离、相脱节而激发学生心理的排斥与抵触,以影响教学效果的凸显与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诸多针对性、实效性、科学化教学措施的渗透,实现对学生心理层面的英语素养的深度塑造。
参考文献:
[1]李敏.中职学生英语素养提升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9(36):133.
[2]樊萌.浅析如何利用电影情境教学提升中职学生英语素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2):212.
[3]陈燕.优化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提升中职学生英语素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2):33+53.
[4]李晓冬. 中职学生英语素养现状及培养对策—心理层面[D].河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