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叶红
[导读]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

        叶红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南岭乡田东小学,江西 萍乡 337000
        
        摘 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育中,教师应重视“角色扮演”之类的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学阶段是孩子意识启蒙的关键时期,创设情景教学法不仅有助于促进他们独立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面对集体的勇气与自信力,进而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前的预设,而是要结合新问题、新情况对学生进行分析引导,从而多方面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用“角色扮演”教育法展开分别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角色扮演;创设情景;实践
        基于新课标标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还应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意识启蒙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有助于促进他们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还有助于与他人产生精神共鸣,进而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交流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不再满足于片段化、碎片化的阅读内容,基于此,教师讲策略、讲方法的阅读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角色扮演”之类的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正是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之一。
        一、营造气氛,角色扮演
        为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语文课程提倡开展语文园地或者口语交际活动,教师把握这个机会,利用角色扮演活动营造气氛,发展学生全面能力。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组织一次课外活动,在活动的预备阶段,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小英雄雨来》,了解作者管桦,同时使其对本书的大意有大致了解;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精彩片段,尽可能地做到自读自悟,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雨来的性格”这个中心线索,把握文章的故事线;最后,营造情景,学生自由组队、分配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向大家展示《小英雄雨来》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加深印象,力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联想,最终形成精彩的情景表演。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班级形成活泼的氛围,且教师对优秀小组颁发优秀奖,对其他小组也颁发鼓励奖,并宣布以后会多加沿用此制度。
        二、代入人物,身临其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正处于思维的发展时期,对语文知识总是有许多疑问,出于对教师的亲切与信任,他们习惯于等待教师的讲解,从而直接获取答案。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把握自己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善于独立思考,能够在自行阅读中找出答案来回答提问,教师需要对他们言之有理的言论予以鼓励与支持,并解答学生最终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刷子李》的一次教育实践经验为例,作为教师提前对教材做出的预设,结合收集到的学生预习的反馈数据,了解到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学习,普遍认为本篇课文通俗化的语言特点与趣味性的人物描写十分有趣,但由于教材篇幅限制,没能了解更多。根据学生需求,教师根据此次教学实际制作了课件,在其中为学生详尽地介绍了作者冯骥才先生及《刷子李》的原作《俗世奇人》,并摘录了另外几篇文章,展示了不同的“奇人”形象,让学生了解清末民初年代,天津卫的市井生活百态,并熟知此书是长期流传在津门的民间传说与奇人异事的荟萃。此时教师创设情景,带领学生走进当时的“天津卫”,让学生通过联想,将自己“扮演”成为刷子李本人,或者是刷子李的学徒,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讨论或提问,让学生沉浸其中。例如:“刷子李为什么能被称为‘奇人’?为什么?”互动期间,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者是没有组织好语言,教师要注意引导,不能逼迫学生一定要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也不能直接放弃学生,转而提问另一位学生,而是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从而顺利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由此可见,教师的互动方式十分重要,使学生学会“角色扮演”,将自己代入一定的情景,在语文学科的应用上最为合适与广泛。
        三、科学评价,换位思考
        “角色扮演”的有效落实除了阅读教学之外,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做好对文章人物或思想情感的科学评价。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题临安邸》为例,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组织好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感的氛围,利用多媒体播放舒缓悦耳的乐曲,展示临安的美景,带领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将自己代入作者,代入到临安旅店的一名宿客,从而把这首古诗所暗含的情感,尽快融入教学的情感中,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再把握好课堂节奏,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展开心得体会分享,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再采用科学评价的方式,进行拓展性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分享自身的想法,以此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由此可见,在现如今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会扮演文中的角色,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结论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育中,教师应重视“角色扮演”此类的创设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此促进他们独立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面对集体的勇气与自信力,进而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前的预设,而是要结合新问题、新情况对学生进行分析引导,从而多方面焕发学生积极活力。
参考文献:
[1]邱杨.“角色扮演”法在低年级语文阅读差异化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2):38-39.
[2]刘完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读写算,2021(01):119-120.
[3]陈淑琼.情境教学让阅读理解更加立体化[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