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孙辉
[导读] 阅读能力包含理解力、思维创新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孙辉
        山东省临清市武训实验小学  252600   
        摘要:阅读能力包含理解力、思维创新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任何人的身上都不可或缺。而对刚开始学习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同时因为他们还处在贪玩的年纪。对于他们来说一部好看的动画电影,一款画面感强和操作方便的手机游戏都比坐下来看那些对他们来说枯燥乏味的书籍要好。而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学会自主阅读,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阅读还没有正确的认知。如何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必修课。犹太人是世界上公认最智慧的民族,因为他们自小就在书籍上抹蜂蜜,因为小孩子都爱吃甜的东西,抹上蜂蜜的书籍有蜂蜜的清甜,这样的书,都不用大人引导,小孩子自己就可以去读书。所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讲究策略和方法的。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讲将会非常受用。
        1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1课本中的文字太多,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在小学课本中,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文字,语文课本中插画太少,在打开书籍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往往只看书本中那些优美的图片,极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把课本认真地看一遍。图文记忆往往比文字记忆来得更加深刻。但是,有些课文是不能插图的,对学生来讲,没有那些优美的图片,他们对语文学习没有那么大的积极性。所以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总会出现看到问题不会回答,答案翻开时会理解课文的意思,但是再遇到相似的题目,他们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在学生开始学习英文的时候,英语课本中色彩斑斓的图片会让他们讨厌语文课本中过多的文字,而有了对比,他们更加不愿意去学习语文,这样一来,他们的阅读能力怎么可能会提高?
        1.2理论与实践之间不会正确地转化
        当学生阅读了很多课文时,他们只是泛读,并不会精读,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文章的表层意思上,在背了很多古诗文,也只是囫囵吞枣,并不会逐字逐句地去研究分析,也不会去应用。不知道怎么用华丽的词藻去修饰他们所写的文章,写出的文章大部分是词不达意。做语文阅读不能理解原文意思,写出的答案更是牛头不对马嘴。有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会生搬硬套,不会灵活变通。因为语文没有像数学那样只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所以与语文题相比,做数学题成就感来的更快,这样他们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去练习语文题,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有时候他们不会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对各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窍不通,不能根据情景回答问题。


        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2.1引导学生自主去讲课文
        学生都喜欢有趣的故事,教师在讲语文课本之前要理解文章的意思,用通俗易懂的话把课文用讲故事的形式讲出来,然后挑几个重点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寻找答案,鼓励他们仔细阅读课文,并且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文章,让他们把课文给家长讲一遍。鼓励他们听别人讲,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作为教师,要多阅读童话故事,发现课文与童话故事有相似之处,要讲给学生听,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发现文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并去发扬优秀品质。鼓励学生在学习之外阅读课外书,让他们学会分享自己读过书籍。
        2.2情景与实际相结合
        例如:小学时期都学习过龟兔赛跑,结果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乌龟胜了,我们可以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去鼓励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去演艺龟兔赛跑,一个扮演乌龟,一个扮演兔子,让他们讲乌龟和兔子的情绪带入自身,这样比看文章理解的速度更快。情景剧的表演会让他们去发现故事中人物的感情表达。在他们做阅读题时让他们代入自己,去体会主人所表达的感情;如果做的是关于描写风景的文章,让学生放平心态,回忆自己去过与文章相似的地方,感受文章写的美好风光。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验,让他们学会去描写自己去过的地方,引导他们自己组织语言,然后作为老师对他们的语言进行修饰加重,让他们记住这个感觉,以后遇到关于风景的题目,他们自己会回答。
        2.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不是突然一瞬间就变好的,所谓阅读就是积累的过程,可以在教室摆一个书架,让学生把自己的书籍拿出来,与大家共享。教师也要去浏览学生阅读的书籍,在语文的教学中插入课外书的故事,这样由好奇心引发的阅读活动,比强迫他们阅读要好的太多了。在挑选课外书的过程,老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对课外书的内容要做到全面了解,不要让学生阅读那些价值观不正的书籍。
        3结语
        一个好的习惯要从小抓起,小学是学生阅读的起点,一旦小学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自主阅读,学会自己在书中找答案的习惯将会一直延续下去,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无论用何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都不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强制性,让他们用心感受学习的乐趣。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不要让他们觉得语文学习是枯燥乏味,一点都不吸引人。
        
        参考文献:
        [1]车桂霞.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J].才智,2019,(24):24.
        [2]马晓霞.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9,(24):29.
        [3]王文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才智,2019,(2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