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婵娟
东阳市千祥镇初级中学 322124
摘要:课堂提问形式多样,有追问、反问等。而在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堂需要,选择灵活的提问方式进行提问,以便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此外,高质量的提问方式还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使其在积极的思考中激活思维,进而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问促进思维发展展开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具备可行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问促思维;策略
引言:提问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巧妙的提问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学习动机被充分调动出来;能够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其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能够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能够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思维。所以,教师应当珍惜课堂提问的机会,对问题和提问方式进行优化,使其教学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以此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促进其思维发展。
一、追根究底,连环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学生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比较浅显时,教师不能点到即止,需要展开深入的追问,使学生在教师刨根问底的追问中获得对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1]。这样,就能使学生形成更为明确的阅读方向,其思维的深刻性也会在此过程中国得以提高。
例如,在学习《空城计》一课时,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了解的人物,因而,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深入的提问,以便使学生们加深对诸葛亮的认知。如从文中的三次笑入手进行探讨,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文中诸葛亮笑了三次,请问他每一次笑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或是与周围同学讨论片刻以后告诉我好吗?”这样,学生们就需要定位到他笑的文段,并对其中的语境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讨论不难发现,诸葛亮在第一次笑的时候是“笑容可掬”,这是一种故作轻松且比较做作的笑;第二次笑则是“抚掌而笑”,这是一种胜利过后如释重负的笑,其中存在着些许的侥幸心理;第三次笑是“拍掌大笑”,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也是对敌人的一种嘲笑。如此一来,便将这几次笑集体分析清楚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进行提问:“同学们从诸葛亮的几次笑中能够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请同学们来告诉老师好吗?”这个问题以前一阶段的提问为基础,只要稍加思索便很容易得出答案,可以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处变不惊且足智多谋的人。
二、立足于整体,巧妙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学生字处理问题和思考问题时,若能想得较为深远,那么其思维的广阔性便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停留在较为浅层的状态中,这时不利于其发展的。因而,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巧妙地进行提问,以便引导学生立足于课文的整体来思考问题,做到全盘把握,进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培养思维广阔性的目的[2]。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们思维的广阔性,教师可以立足于文章整体,从较大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具有深刻性和全面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考虑问题。如在介绍苏州园林特点时,很多学生容易被其中的某一个特点影响,形成较为狭隘的认知,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们浏览一遍课文,以初步感知园林整体风貌,之后提出相应的问题:“浏览文章以后,同学们认为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作者是哪些方面对其展开说明的?”这样就能使学生站在更为宏观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进而有利于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
三、求新求异,发散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其实是一种求异思维,因而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们从全新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不一样的看法,以便发展其创造性思维[3]。这有利于激发课堂活力,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进而提高其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兴趣,使其成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提高其阅读水平,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们讨论,如“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何作者选择让一个孩子来说出真相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们通常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样就能够在讨论中丰富问题的答案,并且使其思维得到发展。
结束语:总之,提问是语文课堂上重要的反馈手段和教学艺术,想要提高其使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并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展开提问,使学生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阅读能力,使语文素养水平得到提高。有效的提问能够使提高课堂质量,不仅提升学生课堂专注程度,还能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为学生们提供更加有深度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李红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5):33-34.
[2]潘加卓.论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提问[J].中学语文,2020(33):78-80.
[3]陈永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