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玲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 322100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有较大的帮助。以往阅读教学中,教师多是根据文章内容及问题展开讲解,却忽视了思维的引导,导致实际应用面较为狭窄。而项目化学习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学习,并激发多角度思考,有利于提高综合素养。本文就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展开探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引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开展项目化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项目化学习方式要比传统学习方式的实用性更强,受到广大师生的推崇。在课堂中,教师需要扭转传统教学观念,通过整合阅读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其在项目化学习中更高效的提高语文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完善。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困境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项目化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好处,尝试将其引入到课堂中。但却很少可以达成预想中教学效果,原因就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学理念和方式不合理[1]。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学习目标模糊。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项目化教学时,往往需要教师先整合整个单元的内容,并梳理教材中的知识,最后根据课程内容、学习目标、学生基础情况等确定学习目标和探究任务。但很多教师在运用项目化学习时,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教学风格仍片相处传统方式,很难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导致其在学习中出现问题时,很难有效解决。第二,学习单元规划不佳。开展项目化学习时,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材进行重新规划,根据项目主题引入其他内容和知识,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思考和学习。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存在规划不当的问题,很难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第三,学习过程不规范。项目化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需要先确定探究任务,进而解决问题并完成任务。但实际应用中,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无法制定科学计划,在实践探究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整体学习效果。
二、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的途径
(一)根据教材单元,开发学习项目
项目化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多需要以单元课文为支架,并搭配相关阅读资源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通过项目化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一主题或相似主题中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特点,从而实现单元主题进一步深化和细化[2]。举例来说,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一课时,作者以渔人的游踪为线索,描述了桃花源内人民安居乐业,热情好客的生活。通过需要的世外桃源,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多是通过描写自然美景,感叹幸福生活。但由于写作时间及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很难单凭分析课文有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为此,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进行细化,从文学角度上让学生阅读记事、游记、状物、抒情等不同题材的诗文作品,让其更好的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整合教材内容,提炼学习项目
新课改后,教材中增设了一些新的内容,教师应对合理整合,通过深挖选择合适的题材,将其开发成项目,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实践活动较少的问题,教师可以将有关单元和综合型学习相整合,以便更好的开展活动项目,提高核心素养[3]。举例来说,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一课时,这一单元的内容多是与演讲有关,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先带领学生阅读本单元的四篇文章,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好演讲词的特点。
之后,教师则需要在班级内组织演讲活动,学生需要根据给出的题目撰写一篇演讲稿,如果感觉遣词造句上拿捏不准,可以让教师帮忙润色、修改。在开展演讲活动前,学生还应在课外利用互联网技术搜索视频或是音频资料,了解一些演讲的技巧,这样演讲过程才会更加精彩。教师则要在学生演讲时认真倾听,并在演讲结束后让同学们投票,选择出3-5篇质量最佳的稿子,放在展示栏中展览,并给予演讲者一些小礼物。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综合素养提高。
(三)根据探究主题,融合多学科内容
项目化学习中一项关键内容就是跨学科学习,学生需要根据探究主题,融合多个学科知识,在查找了充足的资料、调研等基础上进行探究,从而更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项目化学习中落实跨学科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了解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4]。举例来说,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主要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学习掌握说明文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物候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作为探究学习项目,并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利用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学习。在完成探究任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并在其遇到瓶颈时给予适当的帮助,最终根据探究结果写一份学习报告上交。活动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探究过程中的体会写下来,并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跨学科教学,还可以提高项目化学习效率。
(四)改变学习方式,组织探究互动
项目化学习可以有效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这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教师决定利用项目化学习开展阅读教学时,就要先传统课堂内容进行精简,节约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互动、探讨,之后再设计主题探究互动,并将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5]。举例来说,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一课时,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多是通过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逐段解读文本,分析精彩句子,探究主旨及蕴涵的情感,并背诵重要片段。而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则需要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是交互式白板创设与“壶口瀑布”相关的情境,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根据文章内容提出几点探究性问题,如“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壶口瀑布的特点?都写了哪些方面的特点?”学生则可以通过阅读课文解答问题。之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主题探究活动,引入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壶口瀑布记》,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同一作者先后两次到此并创作了两篇文章,在写作内容和遣词造句上的区别。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经历,尝试写一篇游记散文,将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结束语
总的来说,项目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沉浸在更深层次的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活动内容,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构建特定的阅读环境,角色扮演等方式,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完成阅读工作。
参考文献
[1]傅秋萍.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A5):29-30.
[2]俞水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方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74.
[3]张大军.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措施[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98.
[4]师宝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策略[J].中国教师,2020(S1):134.
[5]杜在琴.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2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