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桂良
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 261021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自主性,使其能全身心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激趣法 探究?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是学生打好阅读理解基础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也是学生塑造性很强的阶段,而语文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与学习十分重要,并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信息的获取能力与应用能力、拓宽眼界发展思维、获得全新的阅读与审美体验等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然而,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教学方式与内容单调,师生互动减少,多为教师主导,学生被迫接受的形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学,采用小学语文阅读“激趣法”教学策略,切实提升阅读课堂的效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能力与应用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趣味教学的内涵
目前,我们正在探索趣味教学,趣味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阅读课当中充满了趣味性,可以充分引导孩子们进行语文阅读的思考研究,从而懂得文本的内涵,进行知识的再一步转化。趣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自觉性、独立性,该阅读习惯与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关,而趣味教学是兴趣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激趣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意义
(一)激发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目的只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理解方法,并且能够在考试当中获得比较高的分数,并没有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调动,所以利用趣味教学法展开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趣味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探究欲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就能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合作能力
很多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团队意识就比较淡薄,没有互帮互助的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利用趣味教学法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一般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完成学习的内容,学生既能在小组内展现个性,也能感受团队的力量,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学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通过趣味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为接下来的知识学习及更具有难度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语文阅读激趣法应用策略
(一)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创设立体阅读情境
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优化课堂导入环节。当下信息化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教育资源层出不穷,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或者与文章内容有关的小视频使学生对于文章产生初印象,并且带着看视频或者微课时的疑问投入到课文阅读中去,提升阅读效率。例如《中华少年》这首诗歌,很多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虽说明白诗歌主要内容,但是难以体会出诗歌铿锵有力的豪迈情感,难以与作者形成共鸣,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朗诵视频,并鼓励学生跟着一起朗诵,通过朗读者高亢激昂的情绪,学生更容易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体会文章的主题主旨与情感表达,更为透彻地理解文章。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营造阅读情境,尤其是记叙文或者童话的阅读。可以先让学生大体浏览一遍文章,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学生想象文章中的环境与人物,创设真实生动的阅读情境,将学生真正带入到文章当中,与作者合二为一,伴随着这样的阅读感觉投入接下来的仔细阅读中,必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专注度,长此以往不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想象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阅读情境,真正将学生领进文章、融入文章,切身实地地阅读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含义,跨越时空的局限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提升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提升阅读准确性,为良好高效阅读奠定环境基础。
(二)激趣教学法之角色扮演
从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内容来看,很多课文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课程的设计贴合了小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设置角色扮演环节,在提升学生参与感的同时降低教学难度。比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如青蛙、小鸟等,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角色来进行课文朗读。在完成课文朗读环节之后,可以让学生讲一讲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印象。这时候,有的学生会说,青蛙在夏天总是呱呱叫,小鸟喜欢在书上唱歌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阅读课堂的生动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教学内容之中。在课程的最后,教师要做好总结工作,让学生明白课文中所讲的道理,鼓励学生在课下积极观察自然界的事物,拓宽他们的眼界,为后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设计教学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趣味性教学首先要求课堂教学的方式必须有趣味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喜欢的就是游戏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游戏来提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小学低年级教学阶段,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具备基础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对生词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学习《找春天》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字游戏:首先带着学生系统地学习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生字,然后让学生通过谜语来猜刚刚学到的生字。例如,“虫子前面长着角”可以猜“触”字,“一只小羊长得丑”可以猜“羞”字,等等。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生字编一些简单的谜语,下节课可以向其他学生提问,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积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各个小组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和任务来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活动,从而保障其阅读质量与阅读效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类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在讲解完《守株待兔》后,可以组织各个学习小组对课文进行续写,并将各个小组的续写作文在班上进行评比,对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在这种情况之下,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另外,对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使用鼓励性与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例如,对于积极阅读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其肯定和表扬;对那些能全面掌握课文内容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其相应的物质奖励,如小红花或学习用具。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从而使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视,教育部门要重视语文教学。阅读在语文中占比较大。因此,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当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反的是趣味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真正体会到本篇课文的内涵和意义所在。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可以改进学生的听课习惯,也能够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保通.趣味教学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0(78):53-54.
[2]陆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激趣技巧探析[J].语文天地,2020(21):71-72.
[3]关建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有效培养[J].家长,2020(16):155-156.
[4]陈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趣味探讨[J].新智慧,2020(15):130-131.
[5]徐喜俊.小学语文趣味阅读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