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宗珍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葛宗珍
[导读] 《西门豹治邺》是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葛宗珍
        济南市长清区石麟小学    250300
        一、案例背景
        《西门豹治邺》是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把课文改编为剧本,并合作表演。要求学生把握课文重点、对课文语言内化与个性化表达
        二、案例描述
        (一)回顾复习,进入文本。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地,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当他调查后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是什么?一个词来概括――天灾人祸。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祸)
        2.西门豹了解原因之后,他会怎么想?(学生说)
        师:西门豹又是怎么说的呢?(出示课件请学生齐读西门豹的话)
        (1)西门豹想的和说的为什么不一样?(让学生自由回答)
        (2)指导朗读。
        (3)小结:这一番话,表面看来仿佛是表示赞同,而实际上西门豹此时早已识破骗局,并且想好了方案。这足以说明西门豹智慧过人,方法巧妙。(板书:将计就计)
        (二)自主合作研究
    1.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找出西门豹言行的语句。用不同符号画一画。想一想西门豹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2.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汇报交流
        板块阅读(一)
        1.师:西门豹作为当地的地方官,他可以这样说。(出示课件)可他为什么没有这样说呢?
        生说西门豹的想法。(西门豹将计就计,为救新娘而找借口,以新娘不漂亮为由,既救了新娘又惩治了巫婆。)
        2.师:从你们的分析中,我听出了西门豹的话假中有真。那说什么是假,说什么是真呢?
        课件呈现:西门豹说________是假,______才是真。西门豹说_________是假,____________才是真。
        3.师:哦!我明白了,就算此时新娘是美女西施,西门豹也会说……(不漂亮),他的目的是…… (救下新娘,惩治巫婆。)
        4.师:西门豹巧妙地借助河伯娶媳妇,惩治了巫婆,真是大快人心!让我们再读西门豹这句巧妙的话。
        指名2位同学读。师从学生的点评中指导读好“不行、不漂亮、不满意(坚决)、麻烦(客气)”等词。(指名读,齐读)
        板块阅读(二)
        1.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关注了西门豹的语言,体会到办法的妙。那西门豹的做法妙在哪里?
        (出示西门豹做法一段的课件)
        2.在这个过程中,西门豹一直在干什么?(等)
        让生找出“三等”,说说每次等的作用。
        生:一“等” ————   假戏真做,惩治官绅。
        生:二“等” ————震慑官绅,给百姓思考时间。
        生:三“等” ————制服官绅,教育百姓,破除迷信。


        总结板书:讲究策略
        3.总结性写话:
        教师引语:就这样,西门豹救下新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教育了百姓,如果你当时就在哪里,你会说什么?
        课件呈现:假如你是那位新娘/老人/官绅,你可能会说……
        (1)学生个别说。
        (2)师:看来大家都明白了,多亏了西门豹这巧妙的将计就计。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漳河也没有发过大水。”
        总结:西门豹的方法妙在哪里
        1.师:送走了巫婆和官绅,送走了封建迷信,解除了人祸,一心为民的西门豹又是怎样解决天灾的呢?
        生:自由读第16自然段,回答。兴修水利
         2.师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好官-——西门豹。
        (四)忆方法,练复述
        1.回忆、梳理简要复述的方法。
        2.学习“三句话”简要复述的方法。
        (1)课文是怎样将“西门豹治邺”这件事写清楚的?其实三句话就能讲清楚:为何治?这是起因;如何治,这是经过;治了又如何?这是结果。把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就是“三句话”简要复述。
        (2)简要复述时要抓住主要情节,主要情节要重点复述。引导学生判断故事情节中,哪些是重要情节,哪些是次要情节。
        3.生组内练习简要复述。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五)改剧本,乐表演
        1.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明确剧本的基本格式。
        2.教师指导学生将课文改编为“阅读链接”中的剧本。小组合作分工编写。
        3.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剧本。
        师点拨:不仅要说出剧本中的对白,更要身临其境,感受人物内心,有适当的动作与神情。
        4.小组集体汇报表演,其他学生当评委。
        5.师小结。
        (六)拓阅读,能复述
        1.课后拓展阅读西门豹故事三则:《寓兵于农、藏粮于民》《西门豹辞官》《西门豹之死》
        2.生选择其中一篇阅读并练习简要复述。
        三、案例分析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就如同给学生不同口味的营养餐。教师要合理的利用文章,做出有营养的菜品,让学生尽情吸收语文学科的营养,不至于狼吞虎咽、挑食造成营养不良。因此,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剖,避免营养流失
        多数教师在教《西门豹治邺》这一课时,往往只会注意从西门豹的语言中体会其妙处,而忽略了领会西门豹的做法的巧妙,或不全面。而案例中的板块阅读(二)中教师就很善于剖析文本,将西门豹的行动拎了出来,有意地让学生找出三次“等”的句子,并体会三次“等”的妙处,使学生更深入的体会了西门豹做法的巧妙。
        2.品,让课堂变得有滋有味
        本节课通过围绕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老师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在思考、分析、交流后,学生锻炼了动脑、动口的能力。同时,教师的提问随着学生的思路进行点拔。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及时进行了点拨。
        3.练,吸取的营养更全面。
        学习完一篇课文后,由于学生的差异,或者教师教学中不到位,学生对教材不一定完全吸收。因此教师要通过复述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加深理解。理解课文之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分清详略,简述故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把课文编成剧本,进行表演。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深课文理解,还能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结论与思考
        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一致性原则,即以教学目标为主线,将“教、学、评”三者统整起来,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二是交互性原则,即教与学实现多层面、多层次的交流互动。三是层递性原则,即一个教学活动与一个教学活动之间,呈现“台阶式”结构。如此才能呈现学生的学习变化过程,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让学习看得见,让进步看得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