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薇
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镇沙井小学 551500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教育发展的方向。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活动,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小学语文教学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得教学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为什么实施素质教育及如何实施做了浅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引言:随着改革地进一步深入,应试教育变素质教育已是全国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社会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急任务。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该把素质教育渗透其中,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老师应该摒弃一灌到底的教学方式,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彻底解放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语文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学习,在探讨中提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当然,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不能误以为不负责的“放羊式”的放任自流,要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要把学生的自主与老师的主导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意识到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观点。
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不同,身处的环境条件也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同时,老师也应当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情感上进行激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示范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引导学生成功的尝试,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独立自主的习惯,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高效。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兴趣偏颇,对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不同的情绪波动,不能正确认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重要方式。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情境,设置条件,营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比如,创设情境作文训练,现在的学生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感觉无话可写,无从下笔。
文字是语言的艺术,要使语言文字具有审美的功能,就必须激活学生潜在的审美情感。现行语文教材中,适于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课文很多,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去真切地感知课文美的所在,就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同时,在每篇课文中都融入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理想、视觉和品格,我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去品味作者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思想,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是一个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教学,小学的学生为了能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往往埋头于题海之中。语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学科,同时它还担任了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任务,语文学科的特质使思想品德教育得以潜移默化的进行。所以,把小学的语文教学作为考试得分的利器的观点是会招到驳斥的。
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创新。改革教育方式,完善教育手段。教育目标追求如果转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上,就必须改革教师亲身传授,学生静止思考为主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育目标服务的,不可能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来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诸多目标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教学内容,大胆构建适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各种模式的教学方式,尽可能采用教学录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设立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在各种学科的教学中都有着广泛地应用,对于识字教学,在教师上课前确定好本节课要学习哪些生字,然后为设立教学情境做好准备。设立教学情境就是通过视频、音乐、教师引导等方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加入河水流淌的背景音乐,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觉自己就在河水的旁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识字教学的高效进行。
结语:语文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育人素材,给老师的挖掘、拓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应试教育导致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造成了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贫乏。为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当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小学是一个过渡时期,是学生所有能力和品性的养成阶段,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可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而不是让教育承负功利性。
参考文献:
[1]石霞.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文理导航(上旬),2021(04):22-23.
[2]韦沁.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看图写话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4):22.
[3]周婧.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优化策略[J].考试周刊,2021(22):61-62.
[4]李惠雕.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1(08):120-121.
[5]高柏馨.实施素质教育 更新教育观念——后疫情时代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创新策略[J].林区教学,2021(03):64-66.
[6]刘正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9):15-16.
[7]纳园.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J].新课程,2021(09):77.
[8]孙爱宏.小学语文与书法教学中融入情境教育探讨[J].思维与智慧,2021(04):40-41.
[9]施蕾.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