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均
丹江口市官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441900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2014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了首要环节。由此可见,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了我们开展课堂的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目前尚未引起数学老师的足够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本文以此出发,分析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了提升小学数学核算素养培养的方法,对于广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一、前言
2011年我国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的数学课程应当聚焦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适应全体学生,同时要兼顾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数学课程获得全面的发展”。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了首要环节。这两份纲领性的中央文件为我们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小学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数学学科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一门逻辑严谨、需要较强计算能力的学科,这样的学科特点会使得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觉到枯燥乏味。但是,数学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在个体开始高等教育学习阶段之后,大量的科学技术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的参与。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是,因为小学数学是小升初的重要测评课程,需要老师就会以升学为重要教学指标,对于升学中不考的内容不重视,对于升学中测评的课程反复的练习。由于数学学科的本身特点加上小学数学阶段的特点,通过数学习题的反复演练可以快速提升成绩,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失去独立数学思考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上海市特级教师、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曹培英老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有两个层次、六大核心:抽象、推理、模型、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指出:数学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义务课标》)中提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至此,这十个核心词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认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善于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严密的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背后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学兴趣,二是数学能力。尤其是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数学兴趣的地位更加突出。
三、当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重视升学导向,忽视兴趣培养
小学阶段是培养各个学科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小学兴趣的建立将直接影响个体未来初高中的学科偏向。但是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情况是,很多的数学老师注重升学考试题目的讲解和练习,忽视一些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但是缺少升学约束的内容。这直接导致小学生从一开始就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数学就是反复做题,反复训练,而且还不清楚训练这些题目的内容有什么意义。
2、小学数学教材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训练不足
当前的小学教材主要内容还是以就事论事的直接列公式,讲问题,虽然这种情况有利于基本数学能力的教学开展,但是因为问题都是现成的,解题的思路是固化的,学生们只会按部就班的完成教材要求的课程。缺少让孩子们自己主动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缺少孩子们之间探讨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想法。
3、小学教学模式单一,缺少解决实际能力
数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从最开始的结绳计数到现在的超级计算机,虽然数学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始终还是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开展。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依旧是课堂填鸭式教学为主,其他教学形式不够深入,不够有效。
四、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
1、抓住小学关键时期,培养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是个体开始建立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很多习惯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和兴趣,只要我们进行合理的引导,完全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而数学兴趣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游戏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体验式教学方式的运用,注重数学参与感。比如我们在给学生讲方程的时候,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很多学生开始很难适应,我们就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X,然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