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化学学习行为的转变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符香妃
[导读]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符香妃
        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  (572621)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进步,使每个学生均有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
关键词:初中生;化学;教学理念;学习行为;兴趣;探究;自主学习;转变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自学中进步,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见解,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情况,想办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这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下面浅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行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心理倾向?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前提?当学生学习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坚持学习,在克服困难后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因此,学生刚接触化学课,老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化学课是九年级才开设的课程,开始学生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老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结合生活实际,用多样有趣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但这些兴趣有些学生不能够持久?“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多数学生就会感到望而却步,乏味枯燥,寓意难懂,使原有的兴趣逐步消失?”[参考文献:
阴志永.化学教学中转化差生初探[D].《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 (3):1-1
陈占波.《鼎尖教案》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M].北京.延边教育出版社, 2008.
郑舒美.化学学科促进学生深入思维的连续性问题情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12. (01).

]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所认识,采取措施区别对待?始终要注意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寻找有趣的化学现象,在实验与探究中,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如:在《水的净化》中,讲“软水”和“硬水”时,我把家用有水垢的水壶和长期用硬水洗的衣服,拿到教室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目睹水壶上的水垢及用硬水洗衣服的效果,让学生知道化学离我们生活很近?这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抓住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给以肯定?表扬和鼓励,充分利用月考?中考?期考?模拟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肯定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从艰苦的学习中得到丝丝快乐,从而能较好的保持学习化学课的浓厚兴趣,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生行为由“验证”变为“探究”
    探究是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老师和学生选定的课题,进行研究,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参考教材和搜集资料,初步了解探究问题的步骤,但是,这些知识,还远远不能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学生还必须进行对问题的剖析,寻找更多的方法,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实践,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知识到技能和方法,甚至到思想和价值观的变化?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来说的,能较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习的问题比较具体,又符合学生喜欢动手喜欢活动的心理年龄特征 ,因此也需要老师和学生选出比较好的课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作适当的引导,与部分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老师要尽量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制作实验,让学生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讲“酸碱的化学性质”时,先抛出几个探究问题:1?老师拿出四根生锈的铁钉,问学生:你知道有哪些除去铁锈的方法? 2?老师拿出实验室中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告诉学生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澄清石灰水,问学生:你有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别开,你能用哪些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开始自主思考探究?问题1的探究情况有:学生1,用纸擦,学生2,直接用水洗,学生3,用稀盐酸浸泡后再擦洗等等?学生通过这些方法进行探究,得出酸的化学性质?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原来没有见到问题,就会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想出不一样的办法,比较出好的办法?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得到碰撞?击出潜能与灵感?探究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这种通过探究所获得的感悟,是教师单纯的讲解验证所未能达到的?
    三?将老师满堂教,学生听学,改为学生先自学,老师再教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指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课堂的控制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学生没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不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没有很好的挖掘出来,也不能较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力求转变这种教学方式?老师不能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自己不停地在课堂里,从头讲到到尾,要求学生听什么,怎么做,怎么答,总是担心遗漏了知识点,甚至帮学生做了多次,而学生下次考同样的问题,又做不出来,老师又批评学生说:“ 老师已经教过你们N次了,还不记得?你们叫我怎么做?”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疲惫,但学习效果不够好?因此,老师要改一改,变一变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先学一学,看学生能学到多少,谁学会了,谁没有学会,哪些知识点学生很难学会,学生通过实验或查资料能不能学会,学生能不能总结出方法和结论,使学生在自学后听老师讲课的主动性?积极性?目的性?有效性更强?如何先学呢?首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学习重点和难点?还要规定学生自学的时间,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好的老师要及时肯定?表扬,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保持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巡视,从而掌握学生学会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学生能学会的请学生来讲,请学生来做总结?让学生知道学到了哪些知识,重点完成没有,难点解决没有,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这样老师可以较好地掌握不同学生学习的情况,达到的水平,从而着手有针对性的教学?
        总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与否,是通过学生来表现出来的,教师的教学立足点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不同素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得到多方面,多层次提高和发展?让学生爱上化学课,学到基本的化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