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丹
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贾寨小学
摘要: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一门关键的学科,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小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简要论述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希望能够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前言:
如果学生对某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不用别人逼着他去学习,自己就会主动去进行深入的探索,将产生较大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巨大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本身数学学科相对来说就是比较枯燥的,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是无法让小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如此成绩自然难以提高。所以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效果,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一直采用的都是教师灌输式教学,教师主导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而学生只是单纯的接收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弊端的[1]。数学知识本身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较为抽象的、复杂难懂的,而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还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面,再加上教师枯燥无趣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公,充分的发散思维,激发自己的想象力,继而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与探索,提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应注意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创建学习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减轻压力,更加轻松自在的学习数学[2]。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本身就较为枯燥,再加上难度较大,所以很大程度上已经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整体的数学学习效果很难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课堂教学策略来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例如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一种非常有效构建教学氛围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存在哪些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也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或者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调整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展开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利用游戏提高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刚开始发展,好奇心较重,活泼好动,最喜欢做游戏,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点,将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课堂的学习。例如,进行小数点的移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扮演小数点,一些学生扮演数字,增加数字的真实性。同时,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奖励一枚小红花,回答错误的减掉一枚小红花,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争相赢取小红花,课堂的气氛被调动起来,学生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就学会了教学内容。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被应用到多个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能够从图片、视频、音频等多个角度展示教学内容,是传统教学方式所远远不及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3]。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相应的教学内容做成PPT课件,多运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和生动传神的音频,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对这些好奇心较为强烈。例如,教师在讲到圆的面积这部分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圆整个展示给学生,用比较亮眼的颜色,将两个等分的半圆分别涂为绿色和红色,一直等分下去,纸袋将圆分成等分的许许多多的小部分,再组合拼凑为一个接近长方形的形状,直观地将圆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演示给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为了加强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加入一些特效,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静威,于立波.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81-82.
[2]梁庆霞.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3-4.
[3]王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