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立足生活化,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陈初明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它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陈初明
        吉首市第一小学  4160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它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让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真正的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提高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对立足生活化,从而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提出一些措施。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有效性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样能够更好的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而且生活化教学,它能够使得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把生活化教学运用到课堂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 创设数学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在上课时还是以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然后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本身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就不高,所以在上课时,容易走神发呆。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情境创设,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这节课》时,由于内容不好理解,那么老师可以先在大屏幕上展现几个三角形以及长方形,然后利用多媒体动态技术,把三角形和长方形进行旋转,学生可以发现三角形经过旋转变成了圆锥,长方形经过旋转变成了圆柱,这样学习圆柱和圆锥让学生感觉就会简单些。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做一个圆柱,然后用胶棒粘住,观察圆柱有哪些特点以及性质。老师先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例如圆柱有多少条高?高的数值是相等还是不等?让他们通过观察自己做的圆柱进行观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时,他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而且高有无数条,且数值都是相等的。这是老师在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圆锥的特点,通过该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他们自己主动的去学习。
        2 结合实际生活,提炼数学知识
        数学许多知识与生活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这样能够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负数》这节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有一百元,如果买薯条计为-5,买饼干计为-10,买果冻计为-8,那么你们会买什么呢?怎么表示呢?这时有同学会说我要买果冻和饼干,那么就是(-8)+(-10)=-18,其他学生会说我就买两包薯条,那就是(-5)+(-5)=-10。妈妈拿着一万块钱去银行存款,第一次存进了一万,第二次存了一千,后来又取出了五千,那么妈妈存进的钱怎么表示?取出的钱怎么表示?通过学生们的激烈讨论,不仅让学生能够学习好负数的相关知识还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使得课堂氛围更为活跃。


        3 善于捕捉“生活现象”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和数学思想进行结合,能够让学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乐趣。例如,当前女生平均身高为159,那么超过159的身高用正数表示,低于159的身高用负数表示,老师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去调查15位女生同学的身高记录,然后绘制表格。其实数学知识许多都与生活有所联系,所以说老师通过举一些例子,让学生掌握住数学知识,这样他们记忆会更加牢固,而且对于学生来讲也会更加的容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选择适合的生活案例,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发现数学思维,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进行相应的结合,这样所学的内容才真正的有效。
        4 设计生活化数学练习题
        有些数学老师发现,学生在做应用题时总是出现问题,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能灵活运用,所以在教学时老师要设计生活化数学练习题,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活学活用。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画一个扇形,让他们自己发挥。然后老师再找一个例题。假设全校一共有一千五百人,老师有一百六十人,学生有一千三百人,其中,低年级有六百五十人,高年级是多少人?怎么用扇形图表示?并且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应用题,然后让其他学生去解,互相交换,从而加深对于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数学思想的运用。同时在做一些应用题时,老师要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然后把一些有联系的数列在旁边进行罗列,这样才能够知道有哪些数量之间是有关系的,学生在做题时,思路能够更加的明确,也会更加的容易简单,为他们打开了做题的思路和方法。
        5 结束语
        从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数学老师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就需要把生活化运用到课堂中。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就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生活进行联系,能够加深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真正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姜涛 . 浅谈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学周刊 ,2019(18):45.
        [2]宋桂清 . 谈小学数学教学要生活化 [J].才智 ,2019(15):165.
        [3]许 美 珊 . 浅 议 小 学 数 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J]. 学周刊 ,2019(16):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