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秀雅
广西桂平市石龙镇中心小学 卢天仕 537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师在教学进程中不断的增强自身素质并改进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里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采取高效的教学方式。抓住小学生的行为特点,利用学生好奇爱动手的心理,开展高效的课堂互动,增加师生的亲密度,在互动过程中减少距离感。
关键词:小学;教学课堂;互动
引言:在师生关系之间,交流互动是最常见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对象,通过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掌握知识,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能深入的了解到学生的不足。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专注力常常不集中,而开展教学互动环节,能好的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参与感,使学生在互动中能够体会到学习的有趣之处,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品质。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存在的问题
1、教学枯燥,以讲课为主
教师在开始进行新一阶段知识讲解时,常常需要提前做好预习准备。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多数采用直接讲述的方式,堆砌知识点,将方式方法直接讲述给学生。虽然直接叙述知识点,能快速的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学生在吸收知识时,会觉得枯燥难懂。有些教师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足,甚至在给出习题时,不留有思考时间直接公布答案,学生得不到自主的思考。因此减少对数学的兴趣,使课堂枯燥无味。
2、互动教学对象单一
在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会存在互动教学对象单一的现象。这是由于学生自身原因,例如性格内向,胆小,不敢举手在班级同学面前回答问题等心理因素,或者由于学生自身成绩较差,不够自信等原因。教师常常忽视掉大多数不够活跃的学生。其次,由于学生在班级中的座位不同,教师对前中后排的学生关注度也不同,造成互动交流两极分化的局面,不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创新出更加高效全面的互动交流方式,实现高效的互动课堂,更明确全面的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有效提高数学课堂互动的途径
1、互动中多以鼓励为主,人人参与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时,要有耐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倾听者转化为参与者,鼓励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多参与互动,在参与中不仅收获知识,还能锻炼自身性格,提升自信。
例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在将全班分为5大组,每大组分为“计算组”和“验算组”,每组根据人数进行限时,每人一题到黑板上写出答案,计算组算完后,验算组进行验算的接力赛,比赛结束后,教师公布答案,鼓励学生进行改错,进行小组加分制。在此活动中,全班同学都进行了参与,限时使学生在计算中,有紧张感,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还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够节省时间,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做到全员参与,让学生喜爱上课堂互动的氛围。
2、设计动手环节,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性,设计动手环节,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从动手实践中学会知识。
例如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课堂上,教师准备好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梯形和圆形图片,让学生动手去折纸,判断出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数出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在认真观察、动手操作中,去学习了解轴对称图形。在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身边的轴对称图形,例如圆形镜子,长方形的文具盒,直尺等生活用品。随后在黑板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引导并鼓励学生到黑板前动手画出对称轴。把动手实践与生活现象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理解力并培养学生的延伸发散意识。
3、设计游戏环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短暂的简单的游戏活动,可以在教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精神。小学生和大多数高年级学生一样,也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因此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能够刺激唤醒学生的大脑,增强学生情绪。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时,先让学生在纸上了解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规律,在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顺时针和逆时针现象,并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旋转过程。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可以进行实践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抢椅子游戏,由教师随机说出是顺时针转圈抢椅子还是逆时针转圈。在此游戏中,把纸上的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立体,充分掌握顺时针和逆时针现象。游戏环节对小学课堂互动有着很大的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课堂互动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应摒弃说教式的交流互动,减少枯燥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在互动中,观察到学生暴露出来的薄弱之处,及时改进教学内容,以便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让学生变成课堂上的主角,全员参与,选准时机,合理的设计游戏环节,激发学习兴趣,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促进师生间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胜刚.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6):84+83.
[2]谭清水.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J].科幻画报,2020(03):96.